今年58岁的蒋志敏,是上兴镇余巷村党总支书记。年,高中毕业之后,蒋志敏回到农村,从生产队长做起,一直在农村一线工作着。
余巷村位于曹山核心区域,区域面积较大。由于地处曹山,旱地多、丘陵多、交通不便、产业不兴,当初的余巷村就是一个落后小村落。村里很多村民常年外出打工,人口流失导致村庄成为了“空心村”,房屋破旧,村庄寂寥,经济极其不发达。蒋志敏透露,年他刚接手的时候,余巷村集体经济还负债36万元。而在年之前,余巷村一直是一个贫困村。由于经济贫困,余巷村还成为了溧阳城市管理局的帮扶单位。
2入选全省试点,小山村飞速发展年,曹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如火如荼,余巷村迎来了历史转折点。年,余巷村下属自然村牛马塘成为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从此,整个村庄搭上了“乡村振兴”这辆快车,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年之前,我们主要是在进行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年成为试点之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年比得上之前的三年。”蒋志敏说。围绕“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牛马塘着力于特色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培育,打造以特色农业、田园生活、民俗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传统意蕴的乡村居所。
年,改造后的牛马塘正式开村。走在村庄里,平坦开阔的彩虹马路、精致文艺的田园民宿、干净整洁的村容环境、四季缤纷的曹山花坊、鲜嫩可口的农家美味……令人艳羡。如今的牛马塘,不仅有村民议事大厅、游客中心、薯文化博物馆,还有咖啡馆、酿酒屋、艺术家工作室等,小村落俨然有了质朴的文艺范儿,成为了游客们的香饽饽。
3实施产业富民,老百姓腰包鼓了蒋志敏向记者介绍,在产业建设上,牛马塘结合当地实际,打造“一村一品”创意农业品牌特色,大力发展高效红薯特色产业,打造中国地瓜村。
“以前村民种红薯,以量取胜,现在是以质取胜,经济价值翻了几十倍。”蒋志敏表示,除了红薯产业收入,村民还有其它多种收入,比如土地流转费用、房屋出租费用、村集体年底分红等。年,牛马塘自然村人均收入近3万元,整个余巷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4万元。年该村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
27岁的牛马塘村民易际鹏,年外出打工,由于外面开销大,一年下来就攒三四万元。年,他尝试回家创业开农庄。他的易家人农庄就位于村口,平均每天接待二三十桌客人,一年保底收入就有十几万。61岁的村民温德秀将自家房屋出租给曹山花居用作民宿,每年都有保底3万的租金。“现在我们村变得干净漂亮,游客越来越多,农民也脱贫致富了,这些都要感谢政府,感谢好政策啊!”温德秀开心地说。
作者:许燕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往期精彩回顾吴政隆参加常州、泰州代表团审议
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努力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
常州横山桥镇:“1+N”新模式唤醒“沉睡”资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