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场科举考试,崇祯十六年()癸未科,常州人在该场考试中可谓风头出尽,独占了三鼎甲。该科状元杨廷鉴,武进人;榜眼宋之绳,溧阳人;探花陈名夏,溧阳人。生逢乱世,三个人不同的价值取向造就了各自的人生走向。
今天,我们走近宋之绳,解读这位榜眼的传奇一生,体会他对家乡溧阳的深深眷恋和长远影响。
宋之绳
简介
宋之绳(—),字其武,号柴雪,幼时就有幸跟随父亲在京城生活。7岁开始求学于表伯吴同宇,学骈对,有“鱼吞月影,蝶舞风光”之句。这一年贺中泠尚书拜访宋家,得知7岁幼童会骈对,于是口占一句“杨柳外晓风残月”。宋之绳马上应道:“芙蕖际初日轻霞。”贺尚书十分赞赏。十几岁时,宋之绳文章已写得奔放有致,在京城小有名气。崇祯六年(),21岁的宋之绳大病一场,险些送命。直到十年后的崇祯十六年(),宋之绳通过会试,进入殿试,阅卷官将他置于第十一名,崇祯皇帝亲自将他提到第二名,授翰林编修。
受崇祯皇帝厚爱,春风得意的日子还没半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因不知崇祯皇帝生死,宋之绳和三位朝廷大臣躲进浣花庵,以泪洗面。后被农民军抓获,才知崇祯皇帝已命丧梅山,宋之绳即以上厕所为借口,趁看守人员不注意,向北拜崇祯知遇之恩,向南拜父母养育之情后,纵身跃入一口水井之中,不料被农民军救起,半日才醒。
李自成失败后,宋之绳携家人逃出京城,登船南下,投奔南明小朝廷,又遭人弹劾,说他"从贼漏网"。朝廷正欲追究,江南又遭沦陷。宋之绳不得已躲进浙西孝丰县龙坞山,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宋之绳书法扇面
局势稍稍稳定,宋之绳立即回溧阳替父守墓。宋父安息在郊外有个叫如园的地方,园中有空地,园外有百亩水田。宋之绳和他的兄弟子侄们,开始了耕读传家的平民生活。这段日子是宋之绳与故乡最为亲近的时光,他与兄弟子侄们一起,耕田播种,施肥浇水。闲时就坐在田埂上,赏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夜则读书赋诗。有时与友人一起游历溧阳及周边的山山水水,同科进入三鼎甲的同乡好友陈名夏,曾受宋之绳之邀,游大石山,观杂剧并作《游大石山宋其武邀观杂剧答谢》诗如下:
我去重游大石山,君来为过扣僧关。
霜销落叶鸣鸡早,钟击空林饭鸟闲。
田野歌喉齐白雪,衣冠抵掌变朱颜。
怀人遥己同武子,千里犹然乘兴还。
至今仍可从诗中窥测溧阳两大文豪在家乡的热土上悠游吟唱、指点江山的热烈场景,从而激发我们对家乡秀丽山水的热爱,对故园千年文脉的自豪。
古代科举现场图
可是,好景不长,清顺治皇帝亲政,下诏推举天下隐逸之士。作为明癸未科榜眼,宋之绳自然难逃年轻有为的顺治皇帝法眼,多次推辞后,不得已再次北上。一到京师,即补为侍从,担任日讲官(明清代为皇帝讲解经史、回答皇帝咨询、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宋之绳深受顺治皇帝器重,顺治十四年()的乡试科场中,钦命宋之绳担任副考官,协助正考官曹本荣主持乡试,因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受贿枉法制造了著名的“丁酉北闱科场案”。此案以李振邺、张我朴被斩,曹本荣、宋之绳被责罚结束,但溧阳后人仍可从中看到宋之绳是清廉刚正的。
顺治十八年(),宋之绳被外派江西,任参议,他勤于政事,爱护人民,百姓都称他为难得的“好官”。然而,毕竟年岁见老,长期劳困,患上风痹病。第三次大发作时,病情危重,宋之绳估计大限将至,命门人娄维岑带二个小童仆,在南昌官署中料理后事。娄维岑翻遍官署,凑不够十金之资,放声大哭。几个来看望他的同僚都默默流泪。后在同僚的资助下,才踏上漫漫回乡路。由于风雨一生,妻、妾都已先他而去。回乡路上,他如同一个苦行僧,孤独无依。随身无一长物,只有一个旧竹箱,也没上锁,人人都可打开。竹箱中有亲手批阅的《十三经》、《二十一史》、《旧唐书》及李、杜、韩、柳各大家诗文集,还有一些自己的书法画作,凡有友人喜欢,只要开口,就立马相赠。宋之绳穷途末路中表现出来的乐善好施、豁达大度真令人唏嘘。
考生前往考场图
回溧阳后,宋之绳平静地安排后事。在生命的尽头,他甚至幽默地回忆自己的一生:“年幼时大病不死;为贼执,赴市戮不死;赴井不死;归途,迂回于土寇锋镝之中,三千里不死;奸人含沙濒逮不死;避山中,死虎、死寇、死饥、时时死不死。”言语中流露出人生知足能安息在故土的幸运。在康熙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宋之绳走完了他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
但事情到此并未结束,我走访了众多的宋氏后人,宋之绳墓在何处,得到的答复是:在金坛。我再问:宋之绳墓为何在金坛?答复是:不知道,也许跟他女儿嫁在金坛有关。宋之绳父亲葬在溧阳,儿孙们当时也在溧阳,而他死后为什么还要孤身飘零?多少个万家灯火的夜晚,我独处斗室,苦苦思索,猛然,我热泪盈眶:宋之绳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他无法面对他深爱的故土和亲人,父亲生前是明之将军,而自己最终成了清之大臣。在明、清两代帝王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解过儒家经典的他,最终,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在不远处守望家乡和亲人们。
如今,宋之绳静静站立在溧阳天目湖状元阁,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他坎坷而传奇的一生,诉说着他对故土的深深不舍,启示着每个后人要淡看风云,笑对坎坷,走豁达坦荡的人生大路。
◆◆◆◆◆
溧阳市旅游局出品
文字
虞秀群
编辑
朱云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xs/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