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珩,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望文难生意 ——读《中国大历史》漫长的寒假,迎来繁忙的线上教学,以及难得的父与子的居家陪伴,稍得闲暇,捡起了久违的《中国大历史》,也捡起了“阅读经典”这一历史教师的老本行。在这本著作中,黄仁宇先生打破传统史观的政治主体论,规避了中国式叙事的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然而,不得不略生抱怨,本书脱胎于为欧美学生授课的讲稿,部分段落的遣词造句,实在是冷僻,特别是部分关键概念,不同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实在是难以理解。笔者不揣浅陋,对“间架性的设计”“潜水艇面包”“数目字管理”,以下谈一些个人的理解。
黄仁宇晚年在美国的家中。
01
间架性的设计
在介绍“周代的文化”,论述国家制度起源时,黄仁宇先生首先提出“间架性的设计”(schematicdesign)这一概念,并在后文中反复提及。schematicdesign的英文直译是“方案设计”或“原理图设计”,根据上下文分析,黄仁宇先生认为在中国早期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地域广大,在人口统计和土地测量的技术尚未准备妥当之际,从西周开始“国家和社会结构”人为地创造出来的,但是这种“设计”得以真正付诸实践却得力于秦汉以来统一的行动。
新帕尔兹分校北部校园风景,右前方是教工楼,亚洲研究专业和历史系都在这座楼上。
简单地说,“国家”是自上而下凭空产生出来的,根据“国家”这张图纸,官僚体系、税收制度、等级仪式等等先后被创造以满足“国家”这个框架下的空白,并不断调整以符合“国家”这张图纸的设计需求。理论上的“设计方案”是至美至善的,“其下级则务必先竭心尽力做到理想上的境界,同时上级也不时向下级施加压力”,但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却使得“设计方案”常常不了了之,注重“形式”超过“实际”就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部分。例如,“井田制”的“理论设计”是在一块平整的土地平均分成九块,中间的一块作为“公田”;受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井田制”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但这样的安排,不必全照规定一成不变地办到,却好像已在广大区域内施行。这种方式影响此后三千年的中国政治,逐渐形成上层设计的形式远比下层运作的实质更为重要的统治习惯。
02
潜水艇面包
“潜水艇面包”即汉堡的加长、加大版,黄仁宇先生把上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官僚阶层,下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农民阶层,两者都混同一致,缺乏个别色彩,其当中的馅料则为“文化精华”——道德伦理。中国古代的“间架性的设计”政府设计,虽然经过锤炼,形成了有一定弹性的方法理念,但总体来说,还是结构化的,没有形成中间的有弹性的常驻机构。“间架性设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也是它最大的缺点,是不考虑基层的情况。政府只是根据自己预想设计好的职能,向下派任务而不去考虑基层如何去完成,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由于上层的理想总与基层不符,不调整自己的职能和工作方法,却要强行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造成民众(农民阶层)与政府(官僚阶层)冲突。
抗战时期的黄仁宇与亲友。
为何这种政治经济模式能长久地代代更迭而没有本质地变化,或者说,在这样的层层级别之下,为何作为最低层的农民,却心甘情愿地被“奴役”了几千年?它的基础是儒家文化和科举制,儒家的道德观念为施政之不可或缺,维持高度的中央集权仅有纪律是不够的,注重文化上的融合以代替有力量的政府。由于官僚主义依靠社会价值作为行政的工具,因此有些权力上的斗争,原来因技术问题而产生,也要假装为道德问题。科举制以儒学为做官的阶梯,儒术的提倡使官僚组织间思想一致,其影响所及使得官者与举者之间保持恩泽关系,而将公事视为次要,儒家习惯上重人身关系,而不严格尊重法治,以纪律自重的官僚体制,借重文教上的凝聚力。“官员的施政要带有美感,这种要义以近乎宗教的力量支持”“天子最大的德行不是对每个人给予其所应得,而是不偏不袒”“真理并非出自客观之观察,而出自皇帝之志愿”。简而言之,儒家传统文化就是“潜水艇面包”中间的蛋黄酱粘合着民众与政府,但这不能改变民众与政府分离的现实。03
数目字管理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是“数目字管理”,数目字管理的英文是“mathematicalmanagement”,直译为“数学管理”。如果理解为“数字化管理”则与“间架性的设计”的政府官员作风“真理总是由上而下,统计数字反映着上级的要求与愿望”相矛盾;如果理解为“标准化管理”则与“假设多于实践”“以满足民间最低的期望为目的”庞大又不按专业依靠教化管理民众的儒家主流思想相悖。
因此,所谓“数目字管理”,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商品经济,即为全国的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而政府则是在市场中作为秩序的维护者。用黄仁宇先生的话来说,即为上层建筑通过对市场价格及其货币流通的统计数字为据,调节全国的经济生产运行状况,并以征税以及预决算财政来调控经济运行,继以制定法律法规来维护及规范市场秩序。指整个社会资源均可如实计算,整合进一个记录系统(核心是正规的产权制度),可以自由流动和交换:“如果社会可以接受财产权绝对且至高无上,一切就可以加加减减,可以继承、转移及交付信托。因此,物质生活的所有层面,不论是私人或公共,就可以在数字上处理。财富的可交换性利于财富的累积,创造出动态的环境。”这是真正的商业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不提倡道德高调,而是鼓励个人创造,财富积累快速惊人,但贫富差距逐渐缩小;司法独立公平,信息真实透明,贪官与奸商难以生存;人们拥有权利,但不乞求特权。
借助万能的“百度”,勉强把诘屈聱牙的《中国大历史》啃下来,但还是有一些段落和词句困扰着我,如自序中的“午前之用场与黄昏之用处”云云,在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8月。
教育心语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刘珩,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历史教师。南京市教学先进个人。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获史学与文学双学士学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hj/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