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溧阳市 >> 溧阳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影响溧阳的历史人物45黄梦麟

来源:溧阳市 时间:2018-10-12

说实话,经过我多重考证,溧阳籍探花黄梦麟(—),字砚芝,号匏斋他的人生并不精彩,但学问文章却大有可陈。

清顺治十七年(),大年初六下午,福州推官黄如瑾的妻子赵氏在福州府署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因黄如瑾梦见神人送子,所以孩子取名为梦麟,又因出生在福州,因而给他取了一个乳名叫福生。

时年黄如瑾三十岁,为官不到一年。推官作为知府的主要助手,负责执掌刑名,事物冗杂,关隘颇多。官场积弊重重让他在工作岗位上处处碰壁难以自保,宦海风波险恶,前程莫测,他就将儿子送归溧阳社渚仙山老家,交由父母教养。

儿时的黄梦麟不但聪明非凡,而且“遇危急嘈杂不震不惊”,孺子可教,气度与平常小孩不大一样,黄梦麟的外公(溧阳河口东里人)赵纶鼎力相助。

两老用心用情于一童,悉心教读,可以想象得出来,少年黄梦麟不仅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肯定也是一个明理懂事的乖孩子。

今社褚前宋水库

黄梦麟的童年可谓是在蜜糖水里泡大的。不仅在名师指导下系统接受了良好的正统教育,而且此时黄氏家族也从明清交替的乱世窘困中走了出来,逐步走向繁荣。老家社渚仙山祖业兴旺,田地丰收,家人经营有方生财有道,积攒的资本已经足以使这个家庭由农村的地主升格为城里的员外。于是,黄梦麟祖父黄鸣珂携妻孙在溧阳城购买新居,把家搬到了东门水桥白石牌坊下(今东平桥附近)。东门黄家村由此而始。

 康熙十一年() 

黄梦麟祖父黄鸣珂因病去世,按照清朝的规制,黄如瑾回籍居丧,守制丁忧三年。与儿子黄梦麟朝夕相处后,黄如瑾发觉儿子在父亲、岳父二老教导下,学业已有所成,欲想更上一层楼,已经不是一般先生能够教导了。于是他下决心放弃了进京补官的机会,潜下心来,亲自辅导儿子。黄如瑾按照科考应试的要求,以过来人的学识阅历,遴选教材,模拟试题,对儿子进行强化训练,自朝至暮无一息间断,即使大年初一和除夕也不例外。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梦麟在十五岁就以全县第二名成绩考中秀才,叩开了通向科举殿堂的第一道门。

同年,已经成为溧阳城里人的在籍进士黄如瑾与顺治壬辰年科进士、户部郎中溧阳人费达(字于章)的儿子候补知县费钰(字式如)结为亲家,强强联合,门当户对。遥想当年嫁娶之时,春雨桥(今东风桥)下费家巷到东平桥边的黄家村,鼓乐齐鸣花衣彩轿的排场定是溧阳城里的一大盛事。康熙十六年(),十七岁的黄梦麟抱上了大胖儿子。

 康熙十九年() 

康熙十九年(),二十岁的黄梦麟参加秋闱乡试,以第二十一名高中,但是次年进京参加会试却没有成功。康熙二十二年(),二十三岁的黄梦麟再次进京应试,这一次是捷报频传,先在会试取得第十八名贡士,后再接再厉,又在殿试中取得一甲第三名探花的骄人佳绩,官授翰林院编修。从此黄梦麟携妻儿定居京师,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

黄梦麟在翰林院工作是得心应手一帆风顺的,本职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清朝翰林院和国史馆合署,因而翰林也称“太史”,黄梦麟以编修之职参与了《三朝国史》(清太祖、太宗、世祖)、《一统志》的编纂工作。

 康熙二十七年() 

二月,黄梦麟还被钦点为当年会试同考官。这是一项非常难得的美差,一场考试下来,就会突然多出许多的进士门生。官场讲究资格,恩师的称谓不仅仅是荣誉,也是政治影响力。

接下来几年,黄梦麟的仕途更是驾轻就熟、稳步前进。康熙三十一年(),黄梦麟升任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随即数月内即转左春坊左中允,仍然兼翰林院编修,并被钦点为日讲起居注官。日讲起居注官是负责为皇帝选讲学习课题并记录皇帝日常行为的官员,同时也是皇帝的决策顾问团成员,可以陪同皇帝参加各类会议和活动,以备咨询。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的品级是六品,比原来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升了两级,这也是探花郎黄梦麟仕途中担任的最高职务。

 康熙三十二年() 

母亲赵氏去世,黄梦麟按照规定丁忧回籍守制三年,直至康熙三十六年()才再回京师担任原职。不久,黄梦麟在己卯顺天榜乡试舞弊案中,遭到牵连。该场乡试主考李蟠、副主考姜宸英,都是黄梦麟单位同事,交情很深,他去探望姜宸英,顺便带了一支人参作为礼品,而姜宸英家正好有几个朋友在,就留下一起吃了一顿饭。本是正常交往,却因为黄梦麟的小舅子费士龙也参加这次乡试,别有用心者便记录在心,借题发挥。黄梦麟深感官场险恶,步步惊心。

当然,黄氏父子两代进士同朝为官,各类荣誉和恩典也是接踵而至。康熙四十一年()的六月初九日,在皇宫保和殿召开的表彰会上,康熙皇帝把自己御笔亲书的一幅书法作品赏赐给了七十二岁的黄如瑾。而在表彰这次活动的诏书中,黄梦麟也受到了表彰,父子大名出现在同一份诏书中,龙章凤藻,真是莫大而又难得的殊荣。

△黄梦麟为官时修建的武定桥

在人生顶峰,黄梦麟却萌生退意,康熙四十一年(),黄梦麟因病请假,辞官回到了故乡溧阳,从此在官场失去了踪影,至今留下了许多的遗憾,许多的谜团,许多的叹息,许多的猜测。

黄梦麟在乡期间,作为德高望重的名流绅士,参加了许多家乡的重大活动,溧阳重修文昌阁、万寿寺,新建关皇庙、三皇庙,都请黄梦麟作纪略,县志有载,文章存世颇多。

黄梦麟因病回乡时只有四十三岁,却享年七十二岁。那些年里,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堂弟黄秉铨、侄儿黄斐然相继得中进士,弟弟黄振鹭、黄兆熊,儿子黄恂孺,侄儿黄怀祖、黄粹然,侄孙黄周鼎相继得中举人,另外弟弟、儿子、侄儿侄孙,也分别通过各种途径步入了官场。作为父亲,黄如瑾言传身教精心培育了家族新一代的精神领袖,欣喜欣慰之笑容可作治病之良药。

清雍正十年(),黄梦麟在家乡溧阳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据说墓葬于社渚仙山窖头(今宋村行政村)。

纵观黄梦麟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可陈,但他的文章却大有可陈。

康熙五十三年(),时任溧阳知县武二酉(字兼山)重修城内的文昌阁,又在阁旁新建关帝庙。致仕在乡多年,已经五十四岁的黄梦麟受邀写下了《重修文昌阁新建关帝庙记略》。

探花郎就是探花郎,大家风范出手不凡,妙笔生花不仅把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盛况要事写的清清楚楚,收笔之时,赞颂之辞古朴高雅,意韵流长,读来朗朗上口,如沐清风:

腾清霄兮阁巃嵸,张公子兮文章宗。握斗枢兮妙化工,谁克配兮汉关公。棱威厉兮国士风,霞轩轩兮象帝宫。潆泮水兮镜长虹,灵迤逦兮来梓潼。载云旗兮朝太空,乘回飊兮觞亭中。亭爽嵦兮豁群蒙,降甘澍兮谷我农。奠桂酒兮伐鼓钟,嘉祥阜兮交报丰。于胥乐兮乐焉穷,亘灵址兮城之东,允文武兮昭神功。

文昌阁图

文昌阁遗址在今天公园桥东老文化宫位置上,那里还有溧阳仅存的一点旧城墙。黄梦麟当时在溧阳城的居所就在今天公园桥西谢婆园的位置,当年叫谢婆渰。

家乡在城内城隍庙旁修药皇庙,邀请黄梦麟写了《新建三皇庙记》;城东重修万寿寺,黄梦麟安排儿子黄长孺为寺里捐买了一些田地并写了《重修万寿寺并捐田惜字记略》;安徽旌德县黄氏族人重修黄济桥,邀请黄梦麟写了《重修黄济桥记》;浦江县修《名宦录》,邀请黄梦麟为录作序;同为探花的前辈董讷(字兹重)老家山东平原县建御书楼,黄梦麟为其作《董氏御书楼记》。

不仅文章好,山东淄博桓台县著名学者王士祯(字子真)纪念馆里,有著名的西城别墅十三题诗文,黄梦麟所作是其中的前题:

黄梦麟书法作品图

石公解倦游,横倚苍厓卧。一卧经几春,不受纤尘涴。平泉犹未醒,时来复吟尘。

这首诗是黄梦麟为恩师还乡定居所作,确实多了许多真性情。

黄梦麟一生著作颇丰,作品收集于《匏斋集》(四卷)。

黄梦麟的诗文好,书法同样精彩。我从一个资料上得知黄梦麟仅存的一幅书法作品收藏在吉林省博物馆。黄梦麟的书法端正典雅,规范严谨。

行文至此,也许时人会为其叹息,探花之才本不应埋没乡野,但今天我为其庆幸,官场险恶,既然不适应,回到家乡养养心,做做学问其实是真正的大智慧。

◆◆◆◆◆

溧阳市旅游局出品

文字

钱栋

编辑

朱云霞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hj/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