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溧阳市 >> 溧阳市环境 >> 正文 >> 正文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岳珂溧阳美景

来源:溧阳市 时间:2018-9-23
袅缆宿前湾,平芜泱漭间。舫移星在户,岸迥斗藏山。浅濑不胜揭,浮竹何日闲。夜深闻过橹,知自溧阳还。

宋朝诗人岳珂在他所作的《夜宿桥岸》诗中,这样记录了他途经溧阳某一天晚上看到的美丽景色。

岳珂(—),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岳霖之子。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宋宁宗时 

岳珂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惠政,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先后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除了是一名朝廷命官,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史学家。他编辑了《金陀粹编》,收集了有关其祖父岳飞的资料,为岳飞辩诬。就是这样一位出身于将门后代的朝廷高官,与溧阳也有着不解之缘。途经溧阳时岳珂曾被溧阳的美景所吸引,并用诗作将溧阳的美景记录了下来,为后世展现了当时的溧阳景色。

△岳珂编《金陀粹编》二十八卷

 大约于嘉定丁丑年() 

岳珂离开槜李(今浙江绍兴),途中路过溧阳的三塔荡。之后,他又途经溧阳,曾作《过三塔寺》、《夜宿桥岸》、《寒光亭》等诗七首。

三塔荡,也叫三塔湖,又名梁城湖,在县治西南六十里,周围四十里,上受升平湖之水,向东流入南渡荡。过去有三塔寺、寒光亭等名胜古迹,后来损毁了。每逢水涨,荡里白茫茫一片,船在荡中航行往往迷失航向。乾隆初年,在杨振原的倡导下,建立了十根石柱作为标志。嘉庆六年,监生汤岳又自费在航道边建立十根石柱。从此以后,虽遇大水,船只可照常通行。岳珂描述三塔湖美景:“水面平如砥,湖心浅不波。驾肩同作楫,袖手莫谭河。不见成桥鹊,空传渡啧驼。劳生正应尔,多愧白鸥莎。”

在诗中,岳珂把三塔荡、三塔寺、寒光亭、中桥附近的景色作了生动的描写。从中可了解,天旱的三塔荡水浅,船只无法畅通,只能由船夫、随从奴仆等人下到水中拉纤,才可以前行。然而到了汛期的时候,三塔荡里面又是另一番景象,荡内碧波浩荡,水天一色,景色非常迷人,让人不禁陶醉其中。三塔寺、寒光亭坐落在三塔荡边,为三塔荡平添了几分秀色。

岳珂还在《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一诗中,把中桥一带的傍晚风光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历尽清湾日已晡,断虹吹浪过平湖。儿痴不识中桥影,问道前山有雨无。到得中桥一径斜,岸傍沽酒两三家。长年醉卧桑阴下,鼓吹犹烦两岸蛙。”这是一首隽永的溧阳风情诗。桥畔的小路,岸边的酒家,周围的蛙鸣,全都烘托出来了。何况随行的幼子,还指点着千山问有雨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岳珂在两首诗中,明确提及溧阳。在《感叹两首》之二中,最后写道:“通塞随时何必问,明朝又放溧阳舟。”在《夜宿桥岸》中,末句又吟道:“夜深闻过橹,知自溧阳还。”

溧阳,曾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路过并驻扎过的地方,到了岳珂却是多次途经的胜地,于是,溧阳深烙在岳珂心头,并在诗作中一再呈现。

三塔寺、寒光亭、中桥,这些昔日的美景早已不复存在,溧阳人再也无法见到,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岳珂的这些诗句,在脑海中勾画出当时的溧阳胜景。

岳珂,一个用文字和诗记录下溧阳美景的人。

◆◆◆◆◆

溧阳市旅游局出品

文字

陆文杰

编辑

刘佳









































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hj/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