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啦!过年啦!过年啦!
在全国倡导就地过年的大环境下
如何度过这个不一样的春节?
常州本地花式过春节的
最强玩法给你准备好了!
今天是除夕,
我们一起走进“美音溧阳”
溧阳篇
年俗年味留常过年
到溧阳感受
最地道的
年味儿
扎肝
扎肝,是溧阳民间流传千百年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过去农村百姓过春节家家户户必备的大菜。据传,发源地就在溧阳竹箦镇。
宋朝,著名诗人陆游之孙陆立基,随叔父溧阳知县陆子遹来到溧阳。他喜爱游山玩水,周览形胜,见到竹箦桥陆笪一带岚光掩映,得心悦志,于是就定居了下来。相传明朝弘治年间陆氏后人陆征,即将赴京赶考,陆征的母亲给儿子送行之际,着急忙慌之下,也只勉强凑了一些零碎的食材,陆征的母亲用猪小肠把这些食材捆扎起来,一番烹制就成了一道美味大菜。扎肝,由此诞生。后来,陆征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传为美谈。扎肝,谐音“做官”,寓意好,口味佳,久而久之成了溧阳人过年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风鹅
相传几百年来,溧阳一直有饲养草鹅的传统习俗,过年吃风鹅成为年俗,更是被时间赋予了溧阳人钟爱的家乡味道。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为了阻止食物变质,勤劳而智慧的溧阳人深谙腌腊、风干之道,这些方法既存住了食物,也获得了更加醇厚而特别的味道。溧阳咸货,是溧阳饮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同样,时间和气候,创造了溧阳风鹅这份美味。
上黄猪头糕
如果上述两道溧阳年菜,大家耳熟能详。那么接下来,这道硬菜多半只有地道的溧阳人才会知道!
要说起年味儿,地道的溧阳上黄人,总会提起心爱的猪头糕。这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记忆中的情怀。而从一只生的猪头到端上餐桌,最少需要经过两天的时间。
经过,两天熬煮、包扎,最后再用木板压紧实一块猪头糕便算制作完成了。切开之后猪头糕特别精致,因为独特的包扎手法猪脸皮、舌头、耳朵、碎肉层次分明、清清爽爽,配上秘制的蘸料Q弹可口、回味无穷。
当然,上述几道年菜
只是小布“抛砖引玉”
欢迎更多的网友跟帖互动
或者登录微博参与我们的
#苏大强的C位年夜饭#话题
旅游攻略春节期间溧阳将推出新春“免费游溧阳”活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游客可免费旅游溧阳全域内的所有景区景点。为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节旅游两周全,“免费游溧阳”活动“约法三章”:游客至少提前一天扫码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