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萍
江苏溧阳话中把“躞蹀躞蹀”(《现代汉语词典》“蹀躞”条:“也说躞蹀。”)的女人称作“躞蹀子婆”(指说话不停息、做事马虎的女人),在溧阳西北部的竹箦镇叫“躞蹀婆”。本文要说的是与“躞蹀婆”用法相近的“秦桧婆”。在竹箦地区,常用“秦桧婆”来指责某一女性多言聒噪,与“躞蹀婆”并用,但县城只说“躞蹀子婆”,而不说“秦桧婆”,《溧阳话》(史建明编著,年)中也未收“秦桧婆”一词。
“秦桧婆”,顾名思义,本指秦桧的老婆。溧阳话中“秦桧婆”已不再是特指秦桧老婆的专名,其用法如下:
望望她秦桧婆格样范(看看她秦桧婆的样子),躞蹀躞蹀格。
“躞蹀”重叠形式“躞蹀躞蹀”往往与“秦桧婆”同现,也就是“秦桧婆”指代的形象正是“躞蹀躞蹀”的模样。可见“秦桧婆”与“躞蹀婆”义同,主要针对的是女人言行上啰嗦浮夸,对人物道德品行上的贬斥意味已经极为淡化。“秦桧婆”使用了借代的手法,使用起来比“躞蹀婆”更为形象,使用也偏多。
溧阳竹箦镇有“秦桧婆”的说法,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宋史·秦桧传》:“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秦桧老家在江宁汤山镇桦墅村,竹箦镇与汤山街道相距七八十公里,车程约一小时多,非常近。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秦桧夫妇害死岳飞的故事在此地区广为流传,秦桧之名人尽皆知,同时在当地话中也形成了“秦桧婆”的说法。
不仅溧阳市竹箦镇地区有“秦桧婆”的说法,与此相似,由秦桧婆的形象进而演化出某一特殊的称代词的现象,在福建、广东等地区的方言中也存在。据叶明生《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年,第页),莆仙民间戏剧谚语中就有“秦桧毒,秦桧婆更毒”的谚语,源自莆仙戏《岳飞》,表示“长舌妇”的意思。可见,这是突出因语言而狠毒。其源头正是秦桧夫妇在谋害岳飞的过程中,秦桧婆王氏以“擒虎易,纵虎难”之语让秦桧下了害死岳飞的决心,可以说在谋害岳飞一事上,秦桧婆王氏的“怂恿”起到了关键作用,后人因此对其深恶痛绝。钟敬文《民俗记录二则》讲“诨号”,列举到自己家乡广东海丰方言中通行的关于德行的诨号,就有“秦桧婆”,意思是“谓妇女之歹心肠者”(见《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年,第页)。这也是因王氏出谋置岳飞于死地,其心狠歹毒可见一斑,由此“秦桧婆”成了心肠歹毒的妇人的代称。
“秦桧婆”不再实指秦桧的老婆王氏,而是指代由其形象抽象出来的代表性对象,特点如下:a.女人;b.话多;c.心狠。其中a是必要条件,且不再限于“妇人”,而是泛指女性,比如溧阳话中“秦桧婆”也多见于长辈对家中调皮小女孩的指责。部分方言中由b进而侧重表现c;部分方言中则不表现c,主要表达对b的不满和反感。在诟詈程度上,后者显然要比前者轻。
“秦桧婆”已经不再实指“秦桧的老婆”,在一些方言中成为一个常见的詈词,用来指称心肠狠毒的女性或说话聒噪、行为毛躁引起别人反感的女性,这样“秦桧婆”的说法就比较适合收入一些方言词典,因为它在当地语言中具有表现力,且具有一定的典故渊源,它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语义引申轨迹。
就溧阳话中“秦桧婆”的使用来看,“秦桧婆”已经由“秦桧的老婆”这一短语进一步词汇化为一个名词,称代说话聒噪引起人反感的女性,建议在方言词典中将其吸收。
原文见号《语言文字周报》
相关阅读:
方言词汇
张萍:溧阳话词语之“躞蹀”
方言词汇
袁丹:“拖f??”的f??,到底怎么写?
讨论
史有为:“鹄”音跨行谈
方言调查
小悟:广西壮语调查日志
读书
虚词辨章考镜源流——评《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
《语言文字周报》近期好文:
《身份证:“错误”四辩》
(作者:史有为)
《浅谈方位词“东、西、南、北”的词语排序问题——从片名《无问西东》之“西东”说起》
(作者:杨文波)
《颜惠庆英华大辞典中的二十世纪初外来语》
(作者:郭利霞)
《论“鹅”表痴呆的来源》
(作者:盛益民)
(按发表先后顺序,均可在中国知网查阅并免费下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