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天空,时晴时雨,等一场雪
12月的街头,忙忙碌碌,等一个年
,这不平凡的一年
人们带着期许、盼望、祝福、诚心·····
等着全新的年
静心回顾即将结束的这一年
有太多的情绪交织
用话说这一年
也用“画”说这一年
“我没事,大家都上,我也不能落下”大营巷社区的小李不顾刚恢复的身体,跟着大伙儿一起走向街头。
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情地肆虐华夏大地,让人措手不及,似乎打乱了我们的一切计划。坚守岗位的每一个平凡的人,他们用一腔热血、一份初心、一己责任扛起了战“疫”的重担。
身着蓝色马甲,勇敢坚定地一手拿起手中的“网格日志”,一手拿起喇叭,走向人流稀少的街头,走上严格管控的路口,走到百姓的家门口……在疫情防控之下,我们始终不忘初心,把群众放在第一位。
“老太太,我是这里居委会的书记,您有什么事情?”
东门社区网格督导员张书记和社区民警帮助一位八旬老人寻亲。
老人动情流泪,是多年姐妹的深情;社区干部耐心询问,民警查找与护送,是尽职尽责的追求。他们的细心观察和脚步停留,圆了八旬老人的寻亲梦。
“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为我们老年人的保障考虑得也越来越多,还要感谢社区对我们的关心。”
家住大营巷的秦爷爷、史奶奶弄清楚意外保险后,高兴地说着。
李燕,是大营巷社区的一名网格长,负责的网格区是一片老居民楼。今年4月起,“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逐渐落实。大营巷老年人居多,所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确保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策落到实处显得尤为困难。除网格巡查时在辖区内张贴通知书,李燕更多的是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秦爷爷、史奶奶就是李燕多次上门帮助办理手续的老人。
“护学岗,谢谢你们,有你们在校门口,安全又有序”
开学返校复课之时,为给辖区内广大师生营造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福阳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组织发动社区网格员,主动投入到学校的防疫工作中,积极开展常态化交通秩序维护、常态化义务消杀等工作,用实际行动为返校复学的学子们保驾护航!
“蓝背心,我知道,
在小区里经常看到这些工作人员的身影”
家住清安的邓奶奶正在填写《网格化工作居民满意度调查表》并且和网格员认真的沟通交流中。为了解居民的所需所想,收集居民的意见,更好地做好网格化相关工作。综合指挥中心每周抽取一个社区进行民意调查,并且将情况汇总总结。
“爬梯子的事情,我来”
福阳社区的90后网格员许凯锋,年纪虽小,但做事果敢。因老人将钥匙锁在家中,又无法联系上开锁公司,恐高的他,“登梯入室”为老人取家中钥匙,值得点赞。
“消防安全,不容忽视,
我是网格员,要学知识,更要懂实践”
清安集镇的网格员们正在社区的空旷位置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只有平时反复练习,懂得操作,真的遇到了才不会慌乱。这样的演练,每个季度都会开展。
“看到奶奶,就想到了我自己的奶奶,特别亲切”
北门社区网格员管思文,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斯斯文文”,逢人就是一个甜甜的微笑,年龄虽小,但无论是在同事,还是居民的眼中,她就是个微笑天使,家住古道巷小区的独居老人陈奶奶,一提起管思文就是一脸的笑意。
“画”说的这些格格故事
只是这一年来的一些片段
有的被我们看到了,记录了
但更多的时候:
天微微亮的早晨
烈日当空的正午
冷风萧瑟的严冬
·······
在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时候
身穿蓝色马甲的他们
正在做着一件又一件
平凡又不平凡,重复又重复的工作
所以,当你看到他们的时候
请给一个微笑
请给一份支持
武进区嘉泽镇“钦风茶室”一杯清茶喝出好民风一间茶室、一壶清茶、几把椅子,对面而坐,侃侃而谈。近日,这样的场景在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晨山村“钦风茶室”里时常出现。
嘉泽镇晨山村构建四维一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针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特点和规律,作为全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拆迁农户最多的村,今年7月,晨山村依托明太祖朱元璋的轶事典故,设立“钦风茶室”构建村级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以茶为媒,拉近党群干群的距离,推动政策宣讲、民主议事、民情反馈、便民服务、文明乡风等进茶室,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群众矛盾、纠纷和诉求,以及提供警务、法务等宣传和咨询服务。
“我们建立民生茶室这一固定阵地,目的就是让干群坐在一起聊聊村务事、邻里事、家常事,及时为群众集中交流、探讨、监督提供便利,也为百姓发声建言提供一个平台。”晨山村党总支书记胡彬说,茶室的茶,干部能喝,老百姓也能喝;一壶茶喝完,很多事情就说清楚了。“晨山设立‘钦风茶室’以来,村内一般民事纠纷依托这一平台完全可以实现源头化解,有效避免了社会治理在基层末端的‘真空’和‘盲区’,干群之间用平等对话、沟通、协调方式推动基层社会矛盾和冲突少发生、少转化。”
嘉泽镇晨山村“钦风茶室”
至今,“钦风茶室”已协调解决各类纠纷10余起,群众反馈满意率达%,真正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为常态。
除了设立“钦风茶室”,打造了解民意、舒缓民困窗口,近年来,晨山村还积极探索以自治为根本、德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新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筑牢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根基。
基层依法治理如何做到合法、合理、合情?村级矛盾纠纷是否化解在萌芽之初?“今年4月,按照上级司法行政机关部署,由镇司法所牵头,会同嘉泽法庭、镇各职能部门、村委构建四维一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通过驻村律师切实推动法治下基层工作,使村民足不出户享受到标准化的法律服务。”胡彬说,自“司法、法庭、部门、村委”四维一体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构建以来,晨山村会同镇司法所分片包区定人定点开展工作。
此外,镇司法所还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及时为村委决策、法律问题及合同审查提供精准化服务,并做好村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的法律培训、参与村级矛盾纠纷调解、提供支持嘉泽花木特色产业发展法律服务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根基。今年1-8月,晨山村30余起涉及土地权属、苗木种植、婚姻财产、“外嫁女”集体利益分配等矛盾纠纷,最终通过四维一体大调解机制,当事人之间协商形成协议、逐一化解。
天宁经济开发区网格员走访关爱高龄老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高龄老人成了急需社会关心和帮助的人群。为了传递社会大爱,让辖区老年人群感受到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zz/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