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明事理行中辨是非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
“中医药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传承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房也有用武之地。瞧,这些幸运的小记者,他们心中那颗“了解中医、信任中医、敬畏中医”的种子就被率先唤醒了!”7月20日下午2:30分,《新江苏》周刊小记者溧阳医院成功举办了以《走进中药房,探寻独具魅力的中医文化》为主题的小记者暑期公益实践课堂。
刚踏入中药房的大厅,小记者们便被浓浓的中药香味及古色古香的布局吸引了。“这个像小船一样的是什么?”“我可以进去抓药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询问着,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体验之旅。
王药师顺着大家的兴趣点,介绍了中药房的工作、常见的中药材以及中医药文化知识。
“木蝴蝶”是真的蝴蝶吗?
“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
……
由于中药来源广泛,名称比较复杂。但是,这些复杂的中药名称往往反映了特定的特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中药师王彩英为小记者们讲解了中药的命名规则——有的按药用部位命名,有的按药物产地命名,有的按药物气味命名,有的按药物形态命名等。
课堂上,王药师还为小记者们举例讲解了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并打开中药柜,让小记者们活学活用当场辨别。
近距离感受体验中医药文化的无穷魅力,探寻独具魅力的中医文化,揭开古老中医的神秘面纱。
“看,这是枸杞,我认识!”“老师,有没有蜈蚣、蝎子?”“这个是金银花吗?我泡水喝过,还能治感冒”......
小记者在认真做笔记
小记者采访中药师王彩英
接着,大家参观了药师调配处方流程。药师们还是给大家准备了传统称药体验项目,教孩子们使用戥秤称药的方法,再现传统手抓称量的场景。小记者们在感叹之余,也领悟到经典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
本次《新江苏》周刊小记者走进中药房之旅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相信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但学习到了中医药知识,收获了友谊和快乐,“中医药”这个词也深深印入了每个小朋友的心中!
家长们普遍表示: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以后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们来参加!
医院陆书记(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表示: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宣传中医和中药的历史和价值,溧阳医院中药科将继续参与到青少年中医药知识启蒙教育中去,为推广中药文化和健康知识不遗余力。
”徐老师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契合,它反映着中华文化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智慧,也让中医超越一般的经验科学,具有人文关怀和多元属性。
让小记者们接近中医药,并不是为了培养出多个中医药名家,而是希望以此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独特作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更加有效促进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振兴。
参加小记者团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小记者们要保持用心感悟生活、坚持勤奋写作的习惯,并且要坚持下去,多多发表作品。
……
更多精彩
加入《新江苏》周刊小记者团
体会其中乐趣
勇于尝试、乐于探索,
这是在课堂之外不可多得的体验!
感恩有你们~
我们开始起航!
报名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xw/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