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和尚叫达摩,海上飘了三年从印度来到了广州,那一年是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年。广州刺吏一接触,哇塞,这个和尚有点来头,刚巧当今皇上对佛教那是痴的五迷三道的。连忙拍马屁上报朝廷。梁武帝听闻天竺高僧来到大梁那是大喜过望啊。就这样磨磨唧唧一路走第二年10月达摩到了金陵。武帝接见了达摩自然要显摆一番:“朕继位以来,营造佛寺(也确实南朝四百八十寺,起码一大半是这家伙修的),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达摩说:“并没有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武帝说:“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一义?”达摩说:“空寂无圣。”武帝又问:“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达摩说:“不知道。”后面就开始话不投机了。显然达摩没有从梁武帝哪里得到想要的答案,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家是做皇帝的又不是做和尚的,平时念念经那只是个业余爱好而已。你和皇帝较什么真呢。反正达摩和尚不开心了,噼里啪啦跑到江边折了一根芦苇呼呼哈哈就飘到了长江对岸去了。再后来达摩跑到少林寺面壁九年搞出了个东土禅宗。而这个得罪达摩和尚的的皇帝又是啥套路呢。那就不得不提到南北朝了,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是从晋朝灭亡开始到隋朝统一期间,一个大约年左右的大分裂时期。那可是一个四分五裂啊。在这个时期政权交替有如洗牌一般,北边搞出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南边搞出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梁武帝萧衍呢就是梁朝的开国皇帝,也是整个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整整在位了47年(年-年)活到了86岁,要不是最后被侯景饿死在台城里面估计还不肯死呢。不过在南北朝做皇帝那是出了名的凶险,不是被杀就是被杀。若能平平安安混个病死那能算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梁武帝笃信佛教最后得一长寿在南朝皇帝里面也算是福报吧。然后,梁武帝就死了。饿死的。这一年是太清三年,公元年。葬入了修陵。梁武帝修陵具体坐落是在丹阳北站旁边的皇业路附近。陵早就不存在了,仅余下了一只陵前神道石兽了。这就是那个石兽了,位于神道北侧,说是神道其实就是个荒草堆。一般而言陵墓神道石兽都是成对出现的,另外一个应该早就被卖掉了。关于陵前石刻。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墓阙和石兽了,到了南北朝时期墓阙开始慢慢消亡而石兽却开始越搞越大了。石兽以昆仑山里面的神兽的名字命名分别天禄、麒麟和辟邪。外形特别像狮子。昂首挺胸,威风八面,立在神道的两侧来充当陵墓的守卫神。南朝陵墓前石兽命名说法不一,一说两角者为天禄,一角者为麒麟,无角者为辟邪。又有说双角者为辟邪,独角者为天禄。还有说有角的统称麒麟,无角的统称辟邪。比较常用的也是我采用的是第一种说法。南朝时期陵墓石刻组合一般都是六件套。当然也有增减的。帝陵一般为石兽一对(天禄,麒麟),神道柱一对,石碑一对。王侯陵一般为石兽一对(辟邪),神道柱一对,石碑一对。也就是说如果发现某陵墓神道石兽是长角的,那毫无疑问此地为帝陵。从这个角度看这个石兽的双角是非常明显的。并且是顺着头颅弯曲的,乍一看会误认为是两条辫子,两条辫子上还各有一个小突起。提问:两个角的石兽叫啥来着?YES,是天禄!那么反推起来,一个陵墓前面蹲着有天禄说明了啥。哈哈哈,说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帝陵。还有一个提请注意了,南朝陵前石兽一律是带两小翅膀的,不管是天禄,麒麟还是辟邪。都是会飞的鸟兽哦。其实从汉朝开始有就石兽带翅膀的实例了。就以个天禄的翅膀为例,前半部分为阴刻手法螺旋纹形状,后半部分又是浮雕手法的翎羽。过渡自然,比例非常协调。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离开梁武帝修陵不远。顺着丛林小道向南走个四五百米的样子。萧顺之是梁武帝的老爸。死的时候还是齐朝。梁武帝上位之后追尊为文皇帝,然后大兴土木给老爸建了个建陵。陵前神道从入口开始依次列有石兽、方型石础(不知道上面安个啥东西)、石柱和石龟各1对,计8件,是南朝诸陵中遗存石刻最多的一处。按照文献记载,“石兽南为麒麟,北为天禄,皆为公兽。麒麟独角已残缺,四足尽失,天禄双角及四足已无。”不过根据现场情况来看,南边麒麟的四足都已经装了假肢给补了上去。北边的天禄还是原来的残废模样。这个是新修补上去的麒麟四足,分割线非常明显,修补的也十分精美。前右足下还踩了一个小石兽,带翅膀的哦,显然也是个鸟兽。应该是只小麒麟。这下问题来了。一般认为,踩个小麒麟的是母兽。但是文献明明记载“皆为公兽”啊。那么想来想去只有三个可能了。一.文献记载错误,二.假肢装错了,三.这是一只奶爸麒麟。从这个角度看小麒麟刻画的还是非常的清晰。在两边石兽的旁边各有四个方形石础,础上结构荡然无存,难以辩明石刻原来的形制。就其规模来说若是一个整体石刻的话,那显然要比一旁的石兽巨大的多。当然也有可能只是一个木结构的基础。这个是神道旁的石柱之一。石柱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石柱下部为双螭座,最下方石四周浮雕了云纹饰。方石上雕有一对环绕相对的口含宝珠的四足螭龙。螭是龙生九子里面的老九。中国古建筑檐翘起的部分都有它,称为螭吻。而盘螭,则是他两两盘卷的样子,曹植《桂之树行》即有“上有栖鸾,下有盘螭”的句子。那么显然这里的就是盘螭了。确实这个也盘的太明显了。石柱的中部是柱身,典型的希腊科林斯柱式。相同的柱身结构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在很多古建筑上面看到。开始插题外了。上图是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年。看柱子,看柱子。这个就是科林斯柱式,最早是出现在了希腊。是非常典型的希腊柱式之一。这个呢是伊朗波斯波里斯宫的石柱。建于公元前到公元前00年之间。位于两河流域。这三个柱神形状是不是几乎一模一样啊。我一直觉得我们看古迹,不光是看年代看历史。在时间轴上做文章,就像今天看这个柱子,从公元前年的雅典卫城,到公元前00多年的波斯波利斯宫,再到公元年的南朝石刻立柱。从地中海,到两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你能够马上想象出一条空间轴出来。想象出工艺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来。这样一下子就生动立体了。访古旅行也更有乐趣了。哈哈哈,回正题。柱身上部是一个矩形石额,用隶书刻着“太祖文皇帝之神道”。石柱置于神道两侧,石额相对,刻文一为正书顺读,一为反书逆读。据说柱顶覆莲状顶盖上立一个小石兽,现在反正是没有了。最后是两个乌龟了。龟趺上面的碑已经荡然无存了,仅存趺座。趺座雕刻的非常卡哇伊,放入动漫世界里面都绝对不用更改线条。看这个小脑袋和大眼睛,真的可爱极了。梁武帝被侯景饿死之后,侯景搞了个傀儡皇帝简文帝萧纲,简文帝是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不过掌权的还是侯景,萧纲当了一年的皇帝之后也被侯景给杀了。这个就是南北朝,杀个皇帝跟切豆腐似的。要知道萧纲不光是皇帝还是侯景的老丈人呢。简文帝最漂亮的溧阳公主就是嫁给了侯景的。那可是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哦。(流口水)。《二四十史梁书》里面有记载:“及王伟等进觞于帝曰:“丞相以陛下忧愤既久,使臣上寿。”(丞相觉得陛下老是忧愤的很,让臣来给陛下敬寿酒)“帝笑曰:“寿酒,不得尽此乎?”(啊,那不是要挂了才叫寿酒啊)于是并赉酒肴、曲项琵琶,与帝饮。帝知不免,乃尽酣,(皇帝知道在劫难逃了,就尽情的喝酒)曰:“不图为乐一至于斯!”既醉寝,伟乃出,俊进土囊(土囊就是装了土的口袋),王修纂坐其上,于是太宗崩于永福省(把土口袋压在喝醉的皇帝身上,皇帝就被压死了。也是醉了。这个谋杀方法太有创造力了.),时年四十九。贼伪谥曰明皇帝,庙称高宗。”就这样老丈人被干掉了。埋葬简文帝的庄陵就在梁武帝修陵和梁文帝建陵之间。陵前有萧梁河,直通陵口。现在只剩下一只天禄了,而且只剩下上半身。唉,真的也没啥可说的了。岁月沧桑,威猛天禄直接变成小黄鸭了。话说这个简文帝虽然在位时间很短,陵墓石刻也只剩个小黄鸭,但是他本人确是个人才。萧纲曾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他所宣布并倡导的宫体文学,影响文学史不止一个时代。至于啥是宫体文学,一起来读读。《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经居李城北,住在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楼中。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蚕。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非怜江浦佩,羞使春闺空。唉,就怕流氓有文化,还是个皇帝。哪家女子消得住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从梁文帝,梁武帝陵墓群往南二十里有个地方叫陵口。南朝的王侯将相,公子小姐若要谒陵,必先从都城建康(南京)秦淮河沿三国东吴时期开凿的破岗渎东下,转入通济河之后到陵口。(通济河这一段后来被并入了京杭大运河,不过在南北朝时期,大运河还没有凿通呢。)然后转入小河直到帝陵前。江南自古河道水网纵横,为了标记路口,亦用作陵区守卫。古人便在河边放置了一对石兽。见到石兽就知道,前方路口请左转了。陵口这对石兽,雄踞陵口萧梁河(这个萧梁河显然是后代命名。)东西两岸。东边这个为天禄,双角的,现在一个制鞋公司背后的乱草堆里面。文保碑已经爬满了藤蔓,字体都快磨灭不清了。哈哈哈。反正钻进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个是天禄的向南面,由于千年风雨侵蚀,已经斑斑脱落了。基本上连翅膀上的花纹都找不到了。所幸的是,天禄的北向面保存的是相当的完好。精美的雕刻,流畅的线条非常的清晰。天禄配饰之复杂,细节之完美。在南朝诸多石刻中非常罕见。完美的浮雕翅膀,和身上的纹饰清清楚楚。这个是河对岸的另外一只,一个角的麒麟。现在就坐落在当地村庄的健身广场兼停车场上面。对照旁边的行人和汽车,就可以想象得出这个麒麟的体积了。这对天禄和麒麟是现存南朝石兽里面最大的一对。当年拓宽江南运河的时候,这对石兽被北移到了现在的位置。原来可是实实在在就蹲在萧梁河道和运河的交叉口的。关于陵口石刻的年代,很多文献都记载为南朝齐梁时期,但是通过卫星地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年从陵口河道最能直接便捷到达的陵墓应该是梁文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和齐明帝的陵墓。河道甚至可以一直连接到神道。按照历史顺序齐是在梁之前,会不会是齐明帝萧鸾时期修建呢。显然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短命的齐朝总共只有2年。并且其他齐帝陵都远离这个便捷集中区,而且齐明帝仅仅在位了4年就挂了。修修自己的陵墓也只能说勉勉强强。别说再去搞个巨大的陵口石刻了。所以只好又提到梁武帝了。梁朝前后55年这家伙一个人给干了47年。生前不光给自己修了陵墓,同时给自己死去的父母都修了巨大的陵墓,从时间性上,从长期稳定的政局来看。梁武帝给自己和老爹的陵区入口处修建陵口石刻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所以我认为陵口石刻为梁代。南朝石刻游,不想一下子写成了长篇。只能分段分段了。再长我自己都没耐心看了。第一段先就到此结束。欲听后事如何,嘿嘿嘿。马上回来哦。非专业人士,饭后戏言,如有错漏,请不吝赐教。
长按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xs/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