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溧阳市 >> 溧阳市美景 >> 正文 >> 正文

高考学霸,绝非偶然溧阳三位高分考生的父

来源:溧阳市 时间:2021-3-14

我们邀请了

今年溧阳的三位高分考生

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霸”背后的家庭教育故事

陈鑫涵

文科总分:(历史A+,政治A+;语文+33,数学,外语,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线下10分加分)

兴趣爱好

流行音乐、小提琴、剑道

个人简介

陈鑫涵喜欢流行音乐,特别是一些老歌,喜欢小提琴,学琴十几年,现在已经达到小提琴10级的水平。此外,他还比较喜欢学习各种语言,除了英语,他还自学了日语、粤语。去年他又开始学习剑道。

"去年我参加了北大夏令营,我所在的是哲学营,很有收获,所以知道成绩后我最想报考的是北大的哲学系。"陈鑫涵说,希望自己今后有机会能留在北大任教。

(向上滑动阅读)

陈鑫涵说:

如果学习是一场苦旅,那么家庭就是沿途温暖的旅店。

我的父亲从事经商,曾经做过公司经理。平时在家中,或者在上下学接送的途中,经常与我进行一些交流。我会和他说一些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重要的事情,他会和我说一些时事新闻。在每次开始之后,他会教我如何找到自己的问题、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也因此认识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心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一味地刷题而不加以思考就不能充分发挥题目的价值;一味地紧张而不加以调节就不能显现出自己最佳的状态。

我的母亲在学校工作,负责招生等事宜。她也曾经开过实体店,这些都使她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她教会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的确,学习不能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人际交往、品行道德等都是一个人成长生活中所必需的。更不要说平时家中承担家务等,母亲为我的学习做了最完美的“后勤”。

我的父母为我营造了比较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在其中我可以更加独立自主地成长。这样一种氛围给了我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我能够比较自由地发展我的爱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无拘无束”,父母在我小时候给了我几个乐器选择,并最终决定学习小提琴。学习小提琴在一开始比较枯燥,尤其是对于一个才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这时父母能恰当地督促我坚持学下去,而不是因为心疼孩子而让我放弃。学了几年之后我便发现了小提琴中的乐趣,也越发喜欢音乐。现在想来,我很感谢父母的帮助,这使我将小提琴、音乐的爱好继续下去。

小时候父母让我学习英语,并鼓励支持我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口语比赛,这能培养我的临场发挥能力,而且能使我在面对人多的环境时不怯场、少紧张。更加是我感激的是,为了锻炼我的独立能力,这种比赛我一直是和老师、同学一起到各地参加,父母并不陪同。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包括高中时参加北大的夏令营、自主招生等,都是我和同学一起去,父母也不陪同,我认为这可以培养我的自理能力、增进与同学的感情、加强与人交流的能力。

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万分感激父母、老师的帮助,感谢同学、朋友的陪伴。步入大学、社会,虽然我们回家的机会更少了,但是我们与家庭的牵念永远不断。家庭塑造我们,我们行走人生路,永远带着家庭的影子。

施芷君

文科总分:(历史A+,政治A+;语文+33,数学,外语,文理类奖励分5分)

兴趣爱好

跑步,听外文歌,吉他

个人简介

施芷君是一个活泼外向的女生,组织能力特别强,平时经常会在班里组织开展活动,如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三国演义汇编等。

对于大学,施芷君钟意的同样是北京大学,希望进去社会科学类的专业。"生活充满挑战,未来充满变化,我要做好准备。"施芷君说。

(向上滑动阅读)

施芷君说:

我的家庭比较自由开放。父母最大程度地尊重我的想法,将学习、人生的主动权全权交给我,由我来决定、规划自己的学习、人生。

从小学开始,父母就很少干涉我的决定。在大家都上补习班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先为我报名,而是会问我想不想上补习班,我说不想,父母从此就再也没有问过我要不要去。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初中开始已经非常关键。而在初一时,我选择学习素描,父母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并在初二通过素描10级;在初三时,我选择学习吉他,父母依旧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初三结束时通过吉他7级,因高中较为忙碌的课业而未能继续考级。

而在高考倒计时30天,大家都认为非常紧张的冲刺时期,父母依旧支持我去影院看电影、外出吃饭,并不会以“浪费时间”为顾虑而阻止我。

父母的这种宽容甚至可以说是“纵容”,使我在做决定前必须自己多方查找、询问,培养了我的信息收集、归类、整理能力;而做完决定就不后悔、坚持自己的看法,结果好就积累成功的经验,结果不好则需要自己反思、调整、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责任,也增强了我性格中的有主见、独立和负责。

在学习的生涯中,父母并不能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讲解每一道题、解答每一门学科。而从一开始就放手,学习过程的主动权全部交给我,让我自己完成规定作业、询问在学习上最权威的老师、再次反思,无形之中养成了我乐于求知、乐于发现自己的无知、虚心学习、勇于改正错误的学习品质。

同时,也正是因为自始至终都只有自己一个人往前跑,并没有人在一旁无微不至地关照、小心翼翼地搀扶,走过弯路,跌过跟头摔过跤,流过血流过泪,也反反复复跌倒又爬起,也因此锻炼了我的耐挫能力和抗击打能力。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我都尽力让自己有迎难而上的韧性,以及遇到困难不畏难、反而更加兴奋地试图攻克难关的心态。

也正是因为这种尊重,使我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充满了自信。虽然我会根据学习结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我的学习方法,但我始终坚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别人的方法永远坚持有条件地辩证吸收,而非完全照搬、套用;而当我试验一套方法时,哪怕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使我略有退步,我仍能在确定这个方法适合我的前提下自信地坚持下去。

居星宇

理科总分:(语文数学附加33英语小高考4A加五分,物理化学双A+)

兴趣爱好

抄写《金刚经》,读外国文学,慢跑,旅游,看电影

学习方法

1.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先将第二天要讲的内容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2.课上一定要认真听讲,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下课整理笔记,看看到底学到多少。

3.课后一定要下功夫,语文英语多阅读,一定要摘抄,数理化多做错题,一道错题至少要做上3遍。

学会放松,劳逸结合。玩当然可以,但一定要有计划,有节制。

(向上滑动阅读)

居星宇说:

我从很小就明白,我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也没有太多的天资可以撑腰,所以我只能依靠勤奋。

那时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从乡下搬去了城镇,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补习班,兴趣班,我又何尝不想离开乡村,但父母无奈的叹息声打消了我的念头。我知道,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条件,我无法做出选择,但我相信既然上天只给我一条路,那我就要将这条路走到尽头,即使山穷水尽,我也要闯出柳暗花明。

小学前父母曾试图提前教我一些知识,但我一直都冥顽不化。有一次爸教我等式两边的移项,我哭着喊着不理解,自此之后他们就放弃强行教育我了,我也自知必须自己努力。

念小学时,我年龄不够,是班级里最小的孩子,父母一直担心我成绩跟不上,但他们也无能为力。但第一张三好学生奖状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后来居上是我最常听到的夸奖了。后来他们也一直采取放任自由的政策,对学习上的事情一概不过问。但正因如此我更加努力,因为我知道身后是父母信赖和期待的目光。

初中学业逐渐加重,但父母的陪伴一直是我坚实的后盾。初三时,我做作业速度慢,每天晚上做到12点,有时做完抬起头,就是妈半闭的眸子。这时她总是揉揉双眼:“你先去洗洗睡吧。”结果我每回洗漱完她总是又撑着书桌睡着了。

高中以来,爸长期不在我身边,妈一直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一次考试我考到了名开外,我一回家就摔门进房间,把自己一个人锁在里面。“晚饭在桌上,饿了就出来吃点吧。”妈一直给我足够的独处空间。23点,我出来吃饭时,妈还没睡,晚饭竟然还是热的。

高三下半学期,我的成绩一直下滑,我变得暴躁易怒,但妈一直默默承受,甘做我的出气筒。每次我考砸,她都联系班主任,但却不和我提考砸的事,以免让我紧张。高中三年,她的陪伴给了我很大的动力,让我走出了二模三模考砸的阴影

我听说家长对孩子最好的付出不是物质上的陪伴,而是灵魂的启迪。父母在精神上的陪伴,又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启迪呢?我将一直感谢父母的付出,他们让我知道在我身后,在我肩头,一直有一种目光,一种期待,一种信赖,在我挣扎在路上时永远陪伴着我。

溧阳市教育局出品

教育局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mj/8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