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期间,当时的溧阳县文化馆在文物陈列室里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物展览,展品有北宋、明、清出土文物,以及古书画。它吸引了数千观众前去参观,其中一幅宋璟画像引起了众多围观者的浓厚兴趣。
这幅高8尺、阔3尺4寸的带轴工笔画,细腻地描绘了宋璟的神态。他头戴官帽,身穿胸前绣有双鹤的大红袍。一眼看去,这个人双眼有神,两耳垂肩,美髯满面,不失为将相之貌。
宋璟宋璟,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是唐开元初期继姚崇之后的又一名相,为辅助唐代帝业作出了很大功绩。这在史书上有记载,在唐诗中也有反映。
白居易在《新丰折臂翁》中,直接叙述了宋璟在开元初期作出的努力:“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賞边功防黩武。”元稹在《连昌宫词》中亦云“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然而,姚崇、宋璟去世后,唐玄宗沉溺于酒色之中,疏于政事,重用小人,轻信谗言,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悲剧。这在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中,有极为详细、沉痛的描述。元稹在诗中,就直言指出:“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从这些诗中,不难看出,作为一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宋璟,在姚崇之后所取得的政绩,一直为后人缅怀而崇敬。
宋璟,有六个儿子:宋升、宋尚、宋浑、宋恕、宋华、宋衡。长子宋升,天宝初,为太仆少卿。次子宋尚,曾任汉东太守。三子宋浑,历任谏议大夫、平原太守、御史中丞、东京采访使。四子宋恕,曾任都官郎中、剑南采访判官。五子宋华,幼子宋衡,都有过官职。但是宋璟的六个儿子,除长子宋升为官清廉外,其余五个儿子都因强占民女、贪赃枉法等原因,有的被充军,有的被降职,有的被判刑坐牢。
宋璟长子宋升之子宋陟,在安史之乱时,曾任溧阳县尉。他为人豪放,才华出众,能诗善文,曾作有《绿波曲》。大诗人李白东游溧阳时,与宋陟相遇,并有诗《赠溧阳宋少府陟》。在这首诗中,对宋陟的品行、オ识大加赞赏,对他的仕途坎坷,深表同情。在诗的最后部分这样写道:“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何目清中原,相期廓天步。”充分反映了李白与宋陟友情之深,志向、情趣的一致。
宋陟去世后,葬于储庄(现前马乡庄),在宋巷(现前马乡宋巷里村)有祠。他的后裔分布于溧阳的宋巷里、崇庄巷、前宋等地。根据《宋氏家谱》记载。明末榜眼、清初翰林院侍读、著有《柴雪诗抄》的宋之绳,就是宋陟的后代之一。来源
《溧阳》江苏县邑风物丛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mj/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