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课程回顾
认真听课
认真学习
第一天
从古琴记谱法开始,
我们开启了此次古琴乐理学习之旅。
古琴的文字谱和减字谱都是记录指法的乐谱,
而工尺谱、五线谱、简谱则属于记录音高的乐谱。
在实际演奏和教学中,
为了便于老师传授和学生理解记忆,
学习简谱和五线谱成了一门必要的功课。
又因为很多人对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的概念并不理解,常常混淆不清。不明白在简谱记录下,为何同样一个音,一会儿唱“do”、一会儿唱“sol”、一会儿唱“fa”?因此,五线谱的学习理所应当便占据优势,学了五线谱,用固定唱名法就不存在这个烦恼了。当然简谱和五线谱的优缺点还有很多,我们不一一分析。如何快速识读五线谱?这是困扰很多学员的一个问题,其实找准低音谱号和高音谱号中的C之后再去推其它音高,就容易的多了。结合到古琴上,则是找到中央C,再根据音程关系去推其它音高。一句话,多识多练。摘自《古琴乐理实用教程》第二天
从节奏节拍开始,我们开启了第二天的学习。许多人弹了很多年的琴,节奏还是不稳,半拍抢,一拍停不下来,遇到附点、切分不知所措。课堂上,尹老师以各地音乐为例,把节奏型唱给学员听,为了给学员一种直观的听觉感受,感受不同节奏型所传递的不同音乐感觉。总体来说,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课程相对比较轻松,在记谱法、音乐表情、节奏节拍中,我们愉快的结束了前两天的课程。随着课程的深入,学员们脸上的笑容已经渐渐消失了。第三天
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吃饭、交流~~~
第三天的学习是从张家港的特色菜(并不)开始,
饭桌上,我们吃了来自……
不,第三天的烧脑课程是从音名、音程开始,
课堂上,尹老师讲述了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十二律名与西方乐理中音名的关系,
从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请同学们默默背诵出来)……,
到C、D、E、F、G、A、B,
从律吕关系到音程关系的理论阐述,
从古琴琴曲中的实际应用再到琴曲示范,
尹老师非常全面的为大家讲述了音程的运用和特点。
学完之后发现,其实音程不难,
难在识读五线谱,所以识读五线谱是学好乐理的关键哦!
音程不陌生,都在琴曲中。
第四天
讲了古琴记谱法、讲了音乐表情、
讲了节奏与节拍、讲了音名与音程,
接下来最最烧脑,也是本届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调式与音阶及旋宫。
为了便于开启第五章、第六章的学习,
老师从西方大小调开始,
为大家分析了音阶特点、调性特征,以及它们所体现的音乐风格。
再回到中国传统乐理中的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中,
五声调式音阶,一旦宫音及主音确定后,
就可以根据五个音的固定音程关系,推算出其余的四个音。
而在五声调式音阶中,
只有一个大三度的音程关系,
这就是“宫角关系”,
找对“宫角关系”,再根据固定音程关系,
就很容易推算出五声调式音阶了。
七声调式音阶比五声调式音阶复杂,但学习起来一点也不难。
再之后是更加烧脑的传统乐理中的均、宫、调,
本以为很难,结果学员们在实际学习中,很容易就接受了!
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花了三年乃至更久的功夫才研究清楚,
又花了很久的功夫研究了该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作为接受者,自然觉得很容易啦。
调式与音阶之后便是旋宫,
旋宫是中国古代乐学最核心的内容。
这么核心的内容,
尹老师一张旋宫图便解决了所有,
在老师对旋宫图进行解释和阐述之后,
大家恍然大悟,
传统乐理一点儿也不难嘛!
本届重点:旋宫。用尹老师的话来说,短短四天,我们学习了音乐学院一学期的课程。确实是!我们的古琴乐理课程内容干货满满,同学们智商全程不敢下线。然而小编水平有限,无法一一为各位展现尹老师的授课内容,更无法复原课堂上,尹老师神采奕奕授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听课的情景。如果有机会,小编非常希望大家都能来学一次,去感受传统乐理的魅力,去体会动脑的快乐。贰·参观琴展
参观倪琴展、参观吴派古琴艺术馆
9月27日至10月11日,
我们在张家港吴派古琴艺术馆办了一场倪琴精品展,
琴展涵盖了全系列全品级倪琴,
吸引了众多琴友前来参观抚奏。
10月5日雅集前,
在吴派艺术馆孙海滨老师的带领下,
同学们集体参观了倪琴精品展以及吴派古琴艺术馆收藏的珍品。
从《碣石调·幽兰》文字谱开始,到张正吟、管平湖先生的书画,
再到吴地文人的珍品收藏,
从倪琴的雷音系列,到诗韵系列、亲斫系列,
同学们大饱眼福,意犹未尽。
叁·雅集回顾
雅
集
雅集曲目:
1、孙海滨《流水》;
2、赵利剑《良宵引》;
3、张晨曦《酒狂》;
4、郑军《忆故人》;
5、马丽《关山月》;
6、闫文俊《平沙落雁(管派)》;
7、吴迪《我和我的祖国》;
8、王强《文王操》;
9、倪媛《渔樵问答》;
10、李新奇《洞庭秋思》;
11、尹溧新(古琴)、李新奇(箫):琴箫合奏《平沙落雁(蕉庵琴谱)》。
乐理课程的雅集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呢?
我们想了很多种,
是乐理知识竞赛,还是普通的雅集演出?
最后毅然选择了后者,
毕竟连续烧脑学习之后,
需要的是放松呀。
山水相遇,必生佳境。琴人相遇,必奏雅乐。
10月6日,为期四天的古琴乐理课程圆满结束,感恩尹老师四天来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助教李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感谢吴派古琴艺术馆、雅风国乐古琴馆的协助与支持;最最感动的是各位同学在假期期间放弃休息,赶来学习。惟愿不负遇见,不负山水兼程跋涉来,希望大家返程后好好学习,期待乐理课程进阶班,我们再聚!造型端庄,线条古朴,
做工精细,漆工精美,
透着江南的俊秀与文气,
琴音饱满绵长,松透圆润,
广受大众的喜爱和琴人的好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mj/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