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书香溧阳公益讲座任重道远
7月3日、4日下午2点特邀今年市高考状元来溧阳读书台就如何高效学习作了专题讲座,和大家分享了学习心得、传授学习经验,帮助家长和学生找准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溧阳培养更多学霸!超越从这里开始!
时间:年7月3日、4日下午2点
地点:溧阳读书台
主讲人:市文科状元郝翔宇、理科状元徐子涵
无比荣耀的高考状元
令人尊崇的学霸
所有学子的梦想
每个家长的骄傲
相约溧阳读书台
共赏学霸风采
文科状元:郝翔宇在年高考中,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1)班郝翔宇同学以分(语文分,附加28分,数学分,英语93分,历史A+,政治A+,物理A,化学A,生物A,地理A)的成绩,并列获得常州市文科状元。在这喜人的成绩背后,是怎样的一段成长之路呢?笔者近日有幸地采访了他。
博学
郝翔宇在昆仑小学、光华初中、省溧中读书期间,兴趣爱好广泛,他喜欢听歌、打球、看球,是国足坚实的后盾。但是,郝翔宇同学最喜爱的还是看书。小郝同学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求取知识的欲望,书香门第这样的家庭背景也给了小郝同学以熏陶——妈妈是一位书法老师,而爸爸则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用阅读代替其他的一些娱乐活动。即便有电子书提供碎片式阅读的可能,小郝还是最喜欢去书店、图书馆,“置身于安静的、萦绕着书卷香的环境,心也会静吧,仿佛就在另一个世界、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小郝同学这样说。他看书很杂,尤其喜欢高雅的书,从哲学、美学到文学、史学,他都会涉猎,这也给了小郝同学丰富的知识积淀,从而才能化为写作中屡屡惊艳旁人的素材。
谈到史学,小郝同学家里有全套的二十四史,这是他考上省溧中父母的奖励。他谈到这时说,“彰往而察来嘛。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正在发展着的历史。无论是历史人物、一个传说,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史,我们都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人生哲理,从而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继而可以培养出各种意志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笃志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高一时郝翔宇同学就坚定了上名校的目标,分科时又在分析自己的优劣、考虑自己的志向后,排除了不少人的质疑甚至反对坚定地选择了文科。高二进入文强班,他在期初考试与月考中成绩都不算亮眼,但是他没有轻易否决自己的选择,而是扬长补短,在一次次周练中寻求信心,终于在期中与第二次月考中考了第一。凭借出色的成绩,年他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这更给了他笃志的信心。小高考的来之不易的5分也让他更有了前进的动力。高二升高三的暑假,翔宇还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暑期课堂,提前感受了大学生活。虽然没有获得优秀营员从而没有了自主招生的可能,但眼界的提高是他最渴望得到的。到了高三,节奏更快,压力更大,但因为心中有名校的笃志,一腔热血让他既没有被压垮也没有松懈,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初审都没有通过也没有让他失去信心,所以最终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切问
谈及学习方法,郝翔宇同学说,他的秘诀在于重视语文科目,“因为我所在的文科班上,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大有人在,可是语文是自己的弱项科目,所以我就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放在语文的学习方面。”于是,郝翔宇同学喜欢读书,看到好的素材总会用心去积累、去思考,并努力运用到作文中去,然而,与大多数同学面临的窘境一样的是,积累了不少好素材,可一下笔却全是简单的堆砌,无法融为一体,段落间不够连贯。针对这个问题,郝翔宇同学勤写作文,并经常向老师请教,分析素材之间的关系,寻求整体的和谐,使之共同服务于作文主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瓶颈后,小郝同学最终取得作文上的突破。“数学不是光靠问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再被问到数学时,他说,“但老师思路的点拨却极为重要。有些定下心来认真算算就可以的题目没有必要去问老师。”对于自己取得数学的好成绩,郝翔宇稍感意外。“可能数学比较优势。”小郝向笔者表示。多做题、多思考、多总结,是他学习数学的方法,“课堂上要集中精力,改错要注意总结解题思路和注意点。这样,学习数学才会有效。”作为文科生的小郝同学其实英语十分薄弱,是他三门成绩的最大障碍。压力之下他主动寻找老师的帮助,调整心态不畏惧,并不断设置小目标。他认识到词汇与练习的重要,在最后阶段时时刻刻记背考纲词汇,并在老师指导下有选择地刷题,保持做题的手感。郝翔宇同学的政治历史成绩在最后一个学期起伏不稳,没少让老师操心,好在他有一颗大心脏,在历史史实与政治原理记背上下了功夫,并且不停地拿做的习题问老师,把握解题尤其是选择题的方法,最终取得了双A+的好成绩。
近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对我们学生尤其文科生极为重要。翔宇在提到这方面时表示同意。语文知识很多很杂,处处要积累,处处要分析,只有这样在面对小说散文以及论述类时才不会慌。作文更是如此。在数学方面,翔宇同学既运用题海战术,狂做练习,又逐步摸索出各类习题的解题思路,由一道题拓展到一类题,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他还特别提到灵感的问题,灵感人人都有过,但却有不少人让灵感白白溜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吧。”他说。英语一直是郝翔宇同学的短板,“深入题海找真知”也是小郝同学十分推荐的,熟能生巧是英语的唯一捷径。谈起学习英语的经验,郝翔宇说,他觉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他就每天追着老师后面不停地问问题,直到搞懂读懂为止。
至于政治历史,在他看来,政治一直是自己的优势,考出A+的成绩,对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也算有个交待,自己也十分满意。历史多亏了颜老师的督促教育,翔宇意识到了历史等级的重要性与难度,在每天课内课外的练习中夯实了基础,在历史上也越来越有信心。“拿到A+,真的很开心吧。只要付出,终会有回报的,汗水不会说谎。”
零距离接触高考状元
面对面传授学习经验
心贴心感受学霸体会
让溧阳人杰带我们迈上新的起点
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班主任眼中的理科状元:徐子涵在年高考中,江苏省溧阳中学高三(20)班徐子涵同学以总分分(语文分,数学分,附加30分,英语95分,物理A+,化学A+,政治A,历史A,生物A,地理A)的成绩获得溧阳市理科状元。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的背后,他是怎样付出的呢?
灵活高效的学习方法
徐子涵先后在溧阳市实验小学、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江苏省溧阳中学就读,他留给历任老师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学习方法灵活、接受新知识快。谈到学习,小徐同学并不主张一味地刻苦,“时间的投入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讲究方法的刻苦是盲目低效的”。徐子涵十分注重课堂效率,他坚信初中老师曾说的:课堂一分钟比课后一小时更重要。因而,他更愿意牢牢地把握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把有限的时间资源花在刀刃上。
作为一名优秀的理科生,徐子涵同学在学习理科上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数理化这样令很多同学头疼的学科,徐子涵自豪地告诉我们,他能以最小化的时间成本换取最大化的成绩。徐子涵认为数理化的思维方式是十分相似的,他把学习理科的重点放在理解知识点上,而把做题当成对知识点的巩固,长此以往,他既加强了基本功的训练,又提升了做题灵活度。今年高考,考生普遍反映数学难,然而,徐子涵还是考出了“+30”的高分。数学向来是他的强项,遇到难题,喜欢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而不是动辄就去问老师,这也是他理科学习的方法。徐子涵还分享了一个学习经验,就是自己思考。“我比较喜欢遇到问题先自己多思考,实在想不出了,才请教老师。这样,才能给我一个成长进步的空间。”
徐子涵说他很重视自己的错题,上高中后就一直在用错题本。他的错题本是一个活页本,错题本使用初期,他会把每一课的名称抄在页面上,高一高二的时候时间充裕,他就详细抄题,进行错因分析、书写正确过程、记录反思等;高三的时候,时间很紧张,他一般就会把题目剪下来贴上去,省去抄题目的时间。有时候有一些容易遗忘的知识点,他也会记在错题本上,并用鲜艳颜色的笔做上标记。
徐子涵的爸爸说,子涵平时的学习是靠他自觉,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很有条理。
涉猎广泛的业余生活
这位身高的大男孩热爱运动,篮球、足球、乒乓球都是他的强项,每年的校级运动会他也从不落下,并且取得不小的成绩。围棋、象棋等棋类更是他的最爱,即使是高三他也常常会抽出时间和自己对弈一局,他觉得这对保持自己的思维敏捷程度有很大的益处。小徐同学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他自学了C语言编程,在闲暇时光就会写写代码,别人看来枯燥的事情在他这里却会变得妙趣横生。这一爱好在他看来对自己的逻辑思维帮助很大,更让他在志愿填报时对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了充分的了解。
永不放弃的钻研精神
徐子涵最为老师们所称道的就是他对待难题的执着,正是这种打破沙锅啃到底的精神。据他自己回忆,他高二时曾为了钻研一道物理竞赛难题而忘却了时间,当他最终吃透这道题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了。徐同学又补充道,他十分不建议这种做法,因为通宵做题的后果就是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长此以往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
还有一次,徐子涵为了深入研究一道数学题,在网络上查阅大量资料,甚至阅读全英文网页、大学高数教材,经过数天的苦思冥想和大量验证,他发现了题目本身的错误之处,并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我觉得课堂效率最重要,一堂课45分钟,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徐子涵说,平时作业都是在学校完成,从不带回家,不开夜差,晚上9点30分左右就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学习太晚会影响第二天的精力,得不偿失。小徐能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聚精会神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做作业前先看看书,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徐子涵在学习上能注重课堂效率,自学能力强。他对笔者说:“学习不能说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我对学习比较有兴趣,所以可以说学习的自觉性比较高。我还有个习惯,会定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并进行课外延伸,这能让学习更有深度和广度。”
处变不惊的优良心态
有句话说的很对:“心态也是一种硬实力”。在最紧张的高三总复习阶段,徐子涵每天晚自习放学都会和同学约好去操场夜跑,夜晚的省中操场静谧无人,透过河沿的树丛远处的灯火依稀可辨,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理科生难得的情调”。正是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下,徐子涵在高考中才能不慌不乱,沉着冷静地完成答题。
有人说:最艰苦的时期莫过于高原期。徐子涵同学却幽默地说,对他来说最艰苦的是整个高三。不见起色的成绩好像稀薄的氧气让自己喘不过气来。老师,同学,家长欲言又止,但你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犹疑。每个人都难免会看到失意的成绩,就像他有一次竟倒着从成绩表里才找到自己的名字。这时候,他做的不是去比较那些干巴巴的数字的大小,而是去看看成绩背后的东西,他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反思错题背后的知识点,渐渐地他认识到,一切看似偶然实则都是必然。
高考是一场省内考生的大排位,几十万的考生,总会害怕自己被人群淹没。但是,每位高分考生不也是做对了每件小事所以才超出众人了吗,徐子涵同学在高三最困难的时期不断告诉自己: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做正确的事,坚持下去,看似的平凡实则做起来不平凡,也会成就卓越。
7月3日、4日下午2点
溧阳学霸荣者归来
溧阳市高考状元
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学习心得
座位爆棚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溧阳中学的骄傲,莘莘学子的榜样!
溧阳读书台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