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
这个春节,《你好,李焕英》刷屏了。《你好,李焕英》是贾玲献给自己母亲的电影,因为她母亲的名字,就叫李焕英。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母亲都是一部感人的小说,她们的故事都可以拍成电影,都感人至深。当然,我们不一定都能够像贾玲一样,为母亲拍一部电影。但我们六(6)班的孩子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一下自己的母亲。写的时候,不但要用笔,更要用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只需要真情实感,记录下母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静下心来想一想母亲的言谈话语,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无处不在的母爱,会让你对生活有更多的认识。不一定非得去看电影,因为你的李焕英,就在身边……
(1)你好,郭宏冰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6)班叶泠然
初次写下这个题目,我略有迷惘。总觉得“你好”后面应该是母亲、妈妈这类带有温度的词语,而不是一个有点陌生且僵硬的名字。郭宏冰,一个喜欢被我称赞为“明明有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的”美女作家妈妈,一个有时搞笑、有时严厉、又有时温柔的母亲。对于“郭宏冰”这三个字,也是因为——是我的妈妈的名字,才拥有了最特殊的待遇。
细细想来,我就像贾玲对待自己母亲一样,对你的了解也不是很多,如果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我可能只会搜出两个词:“东北、沈阳”。问你是什么工作?我也只有两个词:“老师、作家”。剩下的就是一大堆修饰和赞美词语。我并不了解你的小时候、你的青春岁月,记得你曾经给我看过一本你自己写的介绍你的书,其中有一篇名为《旧时庭院后庭花》的散文,其中写到过你的童年和青春,但是我读的时候却选择性的忽略了。我只沉迷于你赞美我的话语中,包括那本书,最后也被我随意地丢弃在角落,渐渐地沾上了灰尘。
妈妈,你每天陪伴着我。但我真的了解你吗?或许是,或许不是。说是,是因为你是我的妈妈,是我最依赖最信任的母亲。我了解你现在的风格,你的习惯,了解你对我的关心。说不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你又是怎样的呢?因为打我有记忆起,你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以前的你又是怎样的呀?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话出自龙应台的《目送》,也是你在给我写的书里的一段引用。今天,我再次引用只是单纯地想告诉你,如果我是《目送》里的他(她),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在转弯处再次出现,并开心地飞奔过去,紧紧地拥抱你。
“你好,郭宏冰。”我拍拍你的肩膀,“别担心,我一直都在。”
观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以后,叶泠然同学也开始了回忆自己和母亲郭宏冰之间的点点滴滴,发现其实自己亦如贾玲般对母亲并不是很了解。结尾引用龙应台的《目送》,带给我们一个诗意的情境——拥抱母亲。习作的结尾富有诗意,掀起高潮,让我们如同观看一部叶泠然版的电影,感同身受。
(2)你好,冯秀娟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6)班周怡彤
“下辈子咱俩必须得做母女”,“但是啊,我得做妈。”
—选自《你好,李焕英》
窗外淡青色的黎明,映衬着依然在沉睡的城市,此刻时间过得很慢。我依旧在睡梦中,门外的一阵拖鞋声把我给吵醒了,翻了个身,迷迷糊糊中我又沉沉地睡去了。
那双拖鞋的主人蹑手蹑脚地出现在厨房,打开煤气灶用小火熬制白粥。太阳有脚啊,轻轻悄悄地爬上了山头,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我睁开眼,翻了下身,发现母亲早已起床了,我慵懒地踱步至厨房,看到母亲还在准备早饭。
母亲看到我,笑着催促道:“小懒虫,快去洗脸!我给你煮了小米粥,还蒸了肉包子。”我匆忙洗漱完毕,回到厨房,母亲看到我连忙招呼我过去,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和两个热乎乎的大包子递到了我面前。我贪婪地嗅了嗅香味,满怀欣喜地开吃。
抬头之间,却发现母亲趴在桌上睡着了。猛然想起,为了熬制白粥,母亲要在厨房守候半个多小时,蒸包子,配小菜,再把粥盛出放凉,已经忙碌了近一个小时。昨晚她可是工作到很晚才回家的呀!我不想吵醒母亲,但是筷子却不小心碰到了碗边,母亲惊醒,看见我空空的碗,揉了揉眼睛,连忙接过去,又盛了一碗递到我面前。看着母亲那双疲惫不堪的眼睛,我不禁有些愧疚与心酸。
“不吃了,我走了。”我背起书包就出了门。到了楼下,才发现天空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小雨朦胧,一段短短的雨路,细雨打在我的脸上,雨滴答滴答地下着……
“喂,丫头,你怎么没带伞呀!”母亲冒雨追来,手中还拿了一把伞,她把伞打开交在我手中。“你怎么不自己也拿一把呀?”我见母亲只拿了一把雨伞便道,“要不还是我先送你回去吧!”“不用!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说着,母亲便催促我快去上学,可她却还站在细雨中望着我渐行渐远的身影。
岁月如歌,曼妙悠扬,浓情蜜意,芬芳永驻,绵长的情意与时光同在!冯秀娟,记住:下辈子我们还得做母女!!
周怡彤版本的《你好,李焕英》电影选取了两个温馨的镜头,一个是妈妈清早为我熬制小米粥,一个是细雨中为我送伞。两个镜头呼应了开头引用的电影台词——“下辈子我们还得做母女”,读来温馨感人。
(3)你好,蒋玉琴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6)班方昊程
蒋玉琴——我母亲的名字。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一个无可替代的名字。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为了纪念自己母亲而拍摄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蒋玉琴。今天,我也要像贾玲一样,为我的母亲母亲拍摄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就是《你好,蒋玉琴》。
第一场
地点:书房
人物:方昊程、蒋玉琴
(方昊程孤坐于房间里写作业,面前的作业堆了一堆。)
蒋玉琴:坐端正!背不要驼!不然就变成驼背老公公了。
方昊程:(脑海里却只想着还未解开的数学题,依旧低着头做题。)哦!知道了!
蒋玉琴:(叹了一口气)怎么还不坐端正?
(一会儿,蒋玉琴端着一杯牛奶上场)
蒋玉琴:儿子,喝牛奶吗?学了这么久,歇歇吧!
方昊程:(没有抬头,挥了挥手中的笔,很不耐烦)我不渴也不累,牛奶你自己喝吧!别来烦我!
蒋玉琴:(再次叹了口气,默默地走开了)
第二场
地点:餐厅
人物:方昊程、蒋玉琴
(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
蒋玉琴:儿子,过量吃荤对身体不好,来!吃点素的,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方昊程:我就喜欢吃肉,青菜难吃死了,我不要吃。
蒋玉琴:(夹了一筷子菜放到了儿子碗中)儿子,不行!来吃点青菜!
方昊程:你真的有些烦!唉!和你们没共同语言了。
第三场
地点:医院
人物:方昊程、蒋玉琴
(儿子在挂水,母亲在一旁陪护。)
蒋玉琴:让你不喝牛奶、让你不吃青菜,现在生病了吧!
方昊程:我……唉!哪儿是这个原因呀!你真是的!我都长大了,你不要总是管着我!
蒋玉琴: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呀。
方昊程:妈,其实我希望快点长大,长成男子汉,那时就能替你分担了,可以排解你的忧愁,可以照顾你了。
(蒋玉琴开心地笑了,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方昊程:妈妈,你为什么这么爱笑啊?
蒋玉琴:因为妈生了你啊。
…………
方昊程版本的《你好,李焕英》电影,是不是场面感极强?是不是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不是让你有一种想拍电影的冲动呢?方昊程同学采用剧本的形式,独具匠心地为我们刻画一对母子情深的场面,很有创新意识,特此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