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溧阳市 >> 溧阳市古人 >> 正文 >> 正文

溧阳城东大道惨烈车祸两车都被烧毁古渎一

来源:溧阳市 时间:2021-8-18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169852.html

溧阳天气情况(.9.23)

PM2.5监测站点平均指数:53良

本期导读

竹箦桥畔永远的官墩村(六)

本期内容:

1、9月24日停气通知

“安顺燃气”:尊敬的用户:由于燃气管道施工,南山竹海御水温泉,南山小寨,南山竹海温泉小镇,杨树头私房菜,竹海风情温泉酒店等用户将于年9月24日13:30至16:40停气。停气期间请关闭室内阀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咨询电话。

2、溧阳市供电公司9月24日停电公告

“溧阳供电公司”:因线路检修,拟对以下线路进行停电,如有变动应以实际通知日期和时间为准,请用电客户提前做好停电准备。

3、城东大道惨烈车祸两车都被烧毁

网友“echo”爆料:昨天凌晨,城东大道埭头方向红绿灯处发生两车相撞,并发生燃烧两车均烧没,消防车都来了两辆,不知人有活没?网友评论

网友“”:安全第一

网友“q”:怪不得大半夜听到警笛声~

网友“昆仑---马到成功”:亲人两行泪

网友“dxy”:看了好吓人的!

网友“醉看飞雪”:看样子凶多吉少。坐等通报!

4、古渎一汽车自燃火势凶猛

(内含视频,请在有WIFI的前提下观看)

网友“鲶鱼炖茄子”:今天途径古渎,看到一辆汽车自燃。

5、早晨大溪水库美景

网友“”:早晨阳光沐浴的大溪水库东线!

6、西门菜场一汽车疑遮挡车牌!

网友“老被蚊子咬”:你是晒毛巾吗?西门菜场对面,店门口。我不知道你是晒毛巾,还是怕拍违停故意遮挡号牌。

7、溧阳哪里有新鲜菱角可以捞?

网友“岁月浓淡相宜”:溧阳这个季节菱角上市有一段时间了,还记得小时候,一到菱角熟的时候就能坐上超级大的木盆,一边捞一边吃,新鲜的味道,又好玩又好吃,你们有试过捞菱角吗?

今天去乡下,正好买了熟菱角,就一时兴起跑河塘边找,有捞起几颗哦,虽然小,但还是回忆里的那个味道!溧阳哪有新鲜菱角可以捞呀,有知道的吗?今日视点

竹箦桥畔永远的官墩村(六)

网友“平陵一哥”:我从本月15日开始撰写《竹箦桥畔永远的官墩村》后,至今已近10天,按我事先拟定的提纲,如今已经写到了第六个章节。在此期间,我又去了一趟官墩村,在原官墩村老人的陪同下,在官墩村原址上悠转,企图再发现点什么。其实,当年修建吕村水库,土技术员说的水库大坝一建成,官墩村会汪洋一片。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事后,此处只留下一个夷为平地且荒芜破烂的永远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官墩村,这个与溧阳沙张村和溧阳境内其它历史名村齐名的古村落早已一去不复返!凡事都应该有个“缘头”,因为我写这篇连续帖是从有名的新四军“竹箦桥会议(史称官墩会议)”开始的,因此,我也应该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在我手上的资料中,溧阳地区在八年抗战中也和“抗金年代”、“长毛运动”期间一样,实属兵家必争之地。溧阳之所以有多年的文化历史,其地域优势、人文优势盖在其中。就拿八年抗战来说,南京沦陷前,作为民国的首都,大批官员纷纷逃难到溧阳,连民国政府省党部也搬到了溧阳,各路抗战精英都汇集到溧阳,溧阳顿时成为敌后抗战的最前沿。而那时叶挺项英领导的新四军在领会中央意图方面毕竟满了半拍,那有陈毅元帅哪样的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在新四军刚刚成立之初,他就带了自己的队伍来到了溧阳。史料显示:自年初新四军各部组建之后,立即开赴敌后作战,苏南是新四军首要指向的战略方向。苏南地处大江河湖交错的平原丘陵地区,南京失陷之后,苏南成为日军重要的兵源、武器、粮弹及后勤补给基地和中转基地。新四军东进苏南,创建茅山根据地,而后北渡长江,向苏中发展;黄桥决战后,在大江南北形成南北呼应之态势;其后在日伪顽复杂形势的条件下,坚持苏南斗争,在中共中央重建江南大营的指示下,建立苏浙军区,取得天目山反顽作战的胜利,完成新四军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初步转变;进而为以后的华东解放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军事基础。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我来到了竹箦官墩村设在荷花静园的谢家祠堂旧址,在此必须说明,现在设在竹箦荷花静园内的新四军“竹箦会议旧址”仅仅是象征性的,据现在健在的原官墩村99岁的方洪生老大爷,87岁的官墩村“活档案”谢永盛老师告诉我,延绵数百年的官墩村谢家祠堂不是现在有名气,从明朝起就非常有名气,当然也不是抗战初期新四军在这里开了会,陈毅在这里差一点被抓等等有了名气,而是她的建筑之雄伟,在方圆百里无人与之匹敌。从官墩村两位老寿星的讲述中,我初步知道了当年新四军决定留在溧阳、打开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根本所在和良苦用心。可以说没有新四军的官墩会议,就没有新四军在苏南的大发展,就没有后来的江北部队和苏浙军区,更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23军等王牌部队。说实话,我永远不会忘记官墩村99岁的方洪生大爷和87岁的谢永盛老师对谢家祠堂的追忆和详细讲述。原官墩村上的谢家祠堂在官墩村的西南角,它是有五间三进组成的大院落。里面的建筑非常宏伟,偌大的石墩柱子粗壮高大,房梁屋檐雕刻精美,天井内的大树两个人也抱不开。可惜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祠堂开始逐渐被冷落,它被孤零零地遗弃在人们的视线外,过去原有的祭祀、吃公堂等等都已不在。年初,当地的卫星农场建设,缺建筑材料,激进的领导第一个想到了谢家祠堂,带来一大帮人在谢家祠堂整整疯狂了一个礼拜,拆掉了祠堂的第一进,据说卫星农场拆谢家祠堂第一进时,还从大梁的高处摔死了一个人。拆除了第一进,可能让其他人尝到了甜头,没多久,大约是年的六七月份,建设中的竹箦中学看到了谢家祠堂的油水,没几天,浩浩荡荡的拆房大军开进了官墩村的谢家祠堂,拆下来的大木柱和房梁每根都有几十个人抬着才能运走,可见材料之巨。谢家祠堂最后消失是在年,这是谢家祠堂的最后一进,也就是陈毅主持召开的“竹箦桥会议”的会场所在地,距该会议召开的20年后,在一片排山倒海式的“嗨哟嗨哟”声中,谢家第三进祠堂轰然倒塌。时隔整整六十年后的今天,87岁的谢永盛老师眼里含着晶莹的泪花对我说,谢家祠堂第三进是陶庄小学拆去的,具体由谢某金经手,谢后来成为该校的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