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渚镇金庄村位于茅山革命老区
辖区面积广,自然村分散
留守人口多
今天就跟随小编来看看
金庄村如何不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
增强治理效能,实现乡村振兴
金庄村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经验,在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道路上先行“试水”,以党建为引领,尝试在辖区建立网格联络员、网格长、网格员、十户长、楼栋长、网格志愿者、村民共建共管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统筹开展党的建设、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社会救助、普法宣传等工作,用一个个“小网格”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金庄村通过建设网格化联动工作站,按照“三官一律”进网格的组织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基础、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金庄村大多数年轻人离家外出工作,留守的多是老人孩子,以往由于信息不畅通,一些惠民政策、重要信息常常会“丢三落四”,不仅影响到村民利益,还造成了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误解。村“两委”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以自然村和搬迁安置小区为单位,将全村划分为四个网格。同时,全面采集每户的基本信息,邀请每户家庭一名代表加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群。对于低保、五保等特殊家庭建立清单,则由网格员提供上门服务。这样精准、高效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如今在金庄村已经是常态。
本月初,医院联系金庄村委,为村里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有眼疾的村民开展免费普查义诊活动,相关事宜通过村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群迅速传递到家家户户,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从便民通知到政策传达,从农业讲座到教育培训,从文化娱乐到百姓议事。上有千条线,我有一张网,小小的“网格”,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金庄村形成了“三个一”工作法,即“一格”、“一访”、“一党员”。
●“一格”
指划分网格,定人、定岗、定责,将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部下沉到网格内,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
●“一访”
指网格员巡查必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流动人口、困难居民等,每月走访覆盖一遍普通居民家庭。
●“一党员”
指每个网格内根据党员数量每五至十五户设立一个“党员中心户”,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协助网格员开展好各项工作。
作为资源不算突出、经济不算发达的村庄,在乡村治理取得成效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为村“两委”班子的工作重点,年搭乘“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活动的“东风”,村委与辖区一家企业达成一项共建协议,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近20万元,实现村企合一、互利互惠、和谐发展。
今年以来
金庄村共解决村民生产生活难题39个
办理各类事项项
上级交办事项12条,办结12条
办结率%
做到了村民需求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天宁区天宁街道召开推进创建无传销社区(村)工作会议为深入贯彻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省市关于打击传销相关文件精神,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传销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打击和防范传销活动,维护地区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12月18日上午,天宁街道召开推进创建无传销社区(村)工作会议,并在现场签订承诺书。天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大队长陈嘉,水门派出所、局前街派出所、新丰街派出所代表、各社区(村)书记、综治社工、专职网格员等参加会议,街道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局局长马钊主持会议。
会议上,新丰街派出所副所长李桂林就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提高社会治安安全意识、提防网络诈骗、管控贩毒犯罪人员、重视反邪教工作等7个方面做出具体要求。
天宁街道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局局长马钊对社区和酒店等单位如何做好日常平安建设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天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陈嘉向网格员介绍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就传销和直销的内容和区别进行了具体的讲解。
最后,街道、派出所和辖区大型酒店、各社区(村)三方签订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承诺书,为切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做出贡献。
钟楼区西林街道义织围巾送温暖近日,西林村开展了“义织围巾送温暖”活动,组织社区有编织技术的网格志愿者为社区残疾人编织爱心围巾,送上一份别样温暖。志愿者们纷纷积极响应,从发动义织围巾到收集成品,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15位志愿者就制作了20条爱心围巾、10副爱心手套。
“已经有7、8个年头没碰过这手艺儿了,虽然有点生疏了,不过觉得特别有意义,能够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用实际行动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我觉得很开心。”李大姐把织好的围巾送回给工作人员时说道。热心的志愿者们利用自己休闲的时间相互切磋编织方法,共同交流编织款式,用心编织着一针一线,用情承载着一份份心意。除了编织爱心围巾外,一些心灵手巧的大妈、大姐还编织了帽子、披肩、围脖等花式多样的爱心作品。
为了能够将这一份份装载着志愿者们暖暖温情的爱心围巾送到每一位老年人和残疾人手中,12月16日上午,西林村网格员联合网格志愿者们,带着一份份“爱心牌”围巾和手套,到辖区残疾人家中,送去温暖和慰问。
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郑婆婆,由于年事渐高,身体的老毛病也越来越多,但是说话还挺利索。当志愿者为她戴上温暖厚实的手工围巾,并关心地询问她的生活和身体情况时,她连连称谢,说社区一点一滴的关心让他们备感温暖。当天上午共走访了8位残疾人,当给他们围上温暖的围巾时,看到他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大家都感觉到自己辛勤承载着爱意的成果都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
接下来,西林村将联合志愿者们将每一份爱心围巾陆陆续续送到每一位需要关爱的残疾人手中,为他们送上社区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来源:各辖市区乡镇街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