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南京都市圈官宣扩容!
今天,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召开,
溧阳市、金坛区正式加入南京都市圈!
12月5日,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举行,都市圈各伙伴成员和苏皖两省发改部门齐聚一堂,共商都市圈新一轮发展大计。
此次会上,都市圈成员市(区)将分别签订多份合作框架协议,审议通过《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章程(修订稿)》,宣布吸纳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
图源:熊伟
正式官宣!南京都市圈再扩容!常州溧阳市、金坛区正式加入!
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长江经济带门户枢纽,南京都市圈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更大作为!
南京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龙头城市,将切实扛起责任担当、带头加强协作,更好地支撑都市圈提档升级、更多地惠及兄弟城市高质量发展。
12月5日,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镇江召开,南京都市圈八市以及常州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围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题,共商都市圈发展大计,江苏省及安徽省发改委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南京市市长韩立明等出席。会议将听取南京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有关负责人关于近年来都市圈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并审议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章程。
图源:熊伟
本次会议重点:1、会议审议通过《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章程(修订稿)》,宣布吸纳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最新成员名单: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宣城市、溧阳市、金坛区。
会上,都市圈成员市(区)还签署了共同打造区域新增长极等13个合作协议,明确了更多合作事项和重大建设项目,这些成果必将为都市圈新一轮发展注入更为澎湃、更为持久的动力。
图源:南京市发改委
2、近年来南京都市圈发展不断提速。1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宁句城际、宁淮铁路、宁滁城际(滁州段)一期开工建设;
共享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宁滁、宁马分别签订教育一体化合作协议,南京都市圈统一挂号平台,可向市民提供个医院预约挂号服务;
推进都市圈公共交通发展,开通毗邻公交18条,分别通往句容、溧阳、仪征、滁州、马鞍山、宣城等6个地区……
▲宁句城际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争取明年底通车
作为南京都市圈首条跨行政区域的市域(郊)铁路,宁句城际承载着句容融入南京、接力镇江的希望。此外,与宁句城际同步开工的南沿江城际铁路,也正在加快推进全线路基、桥梁施工。该项目与扬马城际铁路并站,并与宁句城际句容站共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力争提前至年通车。3、公共服务也将实现共享。探索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贷和社保、公交、文化体育等领域“一卡通”全覆盖,推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鼓励医疗机构跨区域合作,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升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服务效能。4、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为“南京都市圈”勾勒出“四个圈”。建设动能强劲的“产业创新圈”、建设内畅外联的“资源配置圈”、建设全域融合的“轨道城市圈”、要建设共同富裕的“宜居生活圈”。图源:熊伟目前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和宣城八市,及常州溧阳市、常州金坛区,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跨省都市圈之一。
南京都市圈作为“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共同探索建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性平台,已经走过20年的奋进历程。#
年
提出建设南京都市圈的初步构想
年,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就提出了建设南京都市圈的初步构想。
#
年
6个城市共同编制早期南京都市圈规划
年,南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6个城市共同编制了早期的南京都市圈规划,掀开了当时最早、也是全国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建设序幕,体现了创新突破的智慧勇气。
#
年12月21日
南京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签署16个框架协议;共商互联互通互融的有效路径,共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努力推动南京都市圈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增长极。
#
年
都市圈“8+2”共10个地区GDP总量约4万亿元
最令人振奋的是走在前列的务实成果,到年,都市圈“8+2”共10个地区的GDP总量约4万亿元,以占全国0.7%的土地面积、2.5%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0%的经济总量。“一小时”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历经20年发展,南京都市圈,正一步步打造成为国家级都市圈。图源:熊伟
什么样的南京都市圈能更好地引领未来、服务和支撑全国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南京都市圈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使命和期待这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这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
放眼未来,区域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南京都市圈,来更好地引领未来、服务和支撑全国发展?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为“南京都市圈”勾勒出“四个圈”!
1、建设动能强劲的“产业创新圈”
要坚持把创新摆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快打造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推动创新平台合作共建,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全面梳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合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协同战。
2、建设内畅外联的“资源配置圈”
要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等区位优势,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通道。
统一市场共建,枢纽资源共享,制度开放共促,强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溢出效应,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大力汇聚全球高端人才和资源要素。
3、建设全域融合的“轨道城市圈”
要通过轨道交通把大家“拴”在一起,促进同城发展“融”在一起。
要优先加快交通融合,共同打造轨道上都市圈;有力促进消费融合,以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加快商圈培育和提档升级;全面带动空间融合,探索全域融合发展新路子。
4、要建设共同富裕的“宜居生活圈”
要紧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久久为功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张敬华指出,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既要立足当前又要久久为功,既要求真务实又要改革创新,强“协同”之举、走“融合”之路、增“共赢”之效,要协同编制发展规划、抓好协议落实、优化合作机制,同时,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更多用市场的逻辑、社会的力量服务南京都市圈发展。
南京都市圈是发展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
图源:熊伟
南京,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龙头城市,将切实扛起责任担当、带头加强协作,更好地支撑都市圈提档升级,更多地惠及兄弟城市高质量发展,同心协力、同向而行,共同谱写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附上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重要成果↓↓↓向上滑动阅览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今天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达成重要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南京都市圈建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需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创新性的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规划协同、政策协同、利益协同,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
各方将携起手、一条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大历史使命,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新征程,同心同德、精诚合作,共创南京都市圈建设美好未来,共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共享一体化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
一、审议通过《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章程》,宣布吸纳常州市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
二、一批重要合作协议签约
(1)都市圈成员市(区)人民政府市(区)长共同签署《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框架协议》;
(2)南京、淮安、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共同签署《共建宁淮宣生态经济带框架协议》;
(3)南京、马鞍山、滁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共同签署《宁马城际共建合作协议》《宁滁城际轨道共建补充协议》;
(4)都市圈相关区政府(开发区)共同签署《深化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框架协议》;
(5)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常州市溧阳市、金坛区政府共同签署《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合作框架协议》;
(6)都市圈成员市(区)人社部门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
(7)都市圈成员市(区)规划资源部门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协议》;
(8)都市圈成员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合作协议》;
(9)都市圈成员市(区)水务(水利)部门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水务(水利)专业合作框架协议》;
(10)都市圈相关市农业农村部门共同签署《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协作共管协议》;
(11)都市圈成员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协议》;
(12)都市圈成员市、常州市律师协会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法律服务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内容来源:南京发布
如果您对南京楼市感兴趣,欢迎添加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