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楼市成交情况(.6.1-.6.5)
溧阳一周房讯
1、经济学家指出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购房者可以相信吗?
在现今调控政策下,房价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调。实际上政策上也早就明确调控为的是稳定房价,所以期待房价大涨大跌不太现实。这也就造成人们都认为越压制房价越会有上涨的动力,一旦放开,房价将会大幅度上涨。
安家融媒认为,调控本来就是权宜之计,无论限购、限价还是限售都是临时的,只是临时多少年这个就看情况而定了。就现在来看,大家还在存有侥幸心理,希望限购及早放开,也期待放开后房价能够大肆反弹。但是越是大家有这样的想法,调控政策就越不能放松。因为调控为的就是稳定市场,一旦放开,岂不是功亏一篑?
近两个月,部分楼市出现升温迹象,成交量环比上升,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有所扩大。所以,住建部约了全国12个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政策也在随后迎来新一轮加码。住建部再次强调“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那么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相信每个人都能讲出一大堆理由。但最近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限价政策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限价造成了百姓这样的预期:买了房子就有升值的空间。而且在摇号当中,出现了各种投机行为,有的人注册了多个公司参与摇号。这其中大约有一半房子都是被这样购买了。
谢国忠说得对吗?当然对。他确实说出了一定的道理。但他说的还只是表面。安家融媒认为,由于房子本身兼具自住和投资功能,所以与生俱来的投资属性也让房地产渐渐走上了无炒不欢的道路,渐渐地,有房的人多了,那些曾经盼望着房子落一点可以买房的人一旦有了房子,也开始天天做着春秋大梦,希望自己买的房子能够继续大升,他们都不允许房子再往下落,炒房真正成了一个利益链条,不容许断掉。至于炒房,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有小炒房,有大炒房,相信大家也清楚我说的啥。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调控的意义,无论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其实都离不开调控,但调控一定是权宜之计。所以,现在房地产需要出长效机制,而不能认为当前的限购限价等政策会一劳永逸。
调控政策会造成房价上涨实际上是一种假象,错不在调控。我们看到的还是人们对房子寄托的投资投机欲望。当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出来后,大家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房子是用来住的。
因为调控没有坚持住,地方对调控的执行不彻底,没有动力,所以才会看到各地方对调控的执行阳奉阴违,即使在执行,又通过抢人大战实现抢房的效果。所以,总是让人觉得为什么调控不管用。
其实不是调控不管用,你看一二线城市调控不管用吗?尤其是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实际上在去年二手房市场是回落的。这就是调控的结果,但是调控因为分城施策的原因,也让投机者涌向没有调控的三四线城市,结果这里的房价又被炒上去了。
所以,房价上涨的根源在于对于房子是炒的定位的错判。房子本来是住的,但人们内心里都认为房子就是用来炒的。这种观念虽然从国家层面提出来了,但是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变,加上政策执行和监督不力,又给人造成错觉,觉得执行是半推半就,反正没人希望房价会下跌。不早买房就早吃亏,不抢房就是傻。于是,炒房成了一种运动。
所以,安家融媒认为,根本就在于炒房,只是有大炒,有小炒。
回到谢国忠的话,他把房价上涨归结为调控是一种错觉,错不在调控本身,在于执行,那么安家融媒最期待的就是调控能够逐渐放开,但是要在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之前。毕竟调控是短期的,只有长效机制建立后,才能让投机炒房丧失阵地,让真正需要房子的人买到房买得起房住得起房。
2、十年前买房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十年之间,北上广深的房价涨幅跑赢了收入和房租。为什么一线城市的房价超越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却依旧有人在买房?
现在不买,以后疯涨了更加买不起了;即使现在当了高位接盘侠,十年之后再回首,当年的房价还是低谷,房子早买就是赚到。这是大多数人十年前选择买房的心路历程。
有人拿十年的光阴去换一套大城市的房子。
有人用十年的光阴享受一段没有房贷的舒适人生。
十年之间,恰似南柯一梦。
1、十年,房价发生了什么变化?
市场自我调节,房子供不应求,价格高涨。
中国加入WTO,国际资本蜂拥中国抢占市场,众多跨国企业在华建厂,以及本土民族工业的崛起,大量劳动人口挤满北上广。一线城市占据了资源优势,大量人口的涌入,就有了对房子的渴求。十年前的中国已取消福利分房,楼市开发进入市场自由竞争,人多房少,物以稀为贵,住房需求暴涨,房价被推高。
货币超发,房产成了财富保值的坚挺后盾。
十年前,逐年增高的超发货币引发货币贬值,老百姓担心财富缩水,私人资金可投资的项目不多,大概有理财,股票,房产等几个渠道,炒股是有门槛的高智商投资,理财收益不稳定,唯有房产是傻瓜闭着眼睛都会做的投资。尽管十年间楼市有过短暂下跌回调,站在十年的历史长河来看,房子的投资回报率还算稳健,甚至出现了靠炒房赚钱的投资客。
国际热钱涌入中国,人民币升值,外资抢滩楼市红利。
中国走向全球市场之后,外汇储备增多,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通过投资人民币资产(比如:房地产)获利。当时中国股市还太年轻,尚不健全,投资还需要勇气。
与此同时,在当时中国资产荒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多以低端制造为主,出口到国际市场,挣得都是血汗钱,还不如开发一个楼盘挣得多。
十年之间,许多央企也涉足楼市,主业低迷,楼市利润来凑,投资房地产被认为是资金获利和避险的好去处。
数据显示,年银行新增贷款大头都给了房贷,制造业萎靡了,如今在一招比一招狠的重磅楼市调控之下,银行也知趣地收紧房贷了。
但房地产在银行眼中仍然是基础的优质资产,银行理财更是为其做嫁衣。
中国推动城镇化,农民进城买房,在读学生也加入买房大军。
随着外资涌入中国以及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工业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比如富士康在东莞的工厂,曾招纳过上万的流水线工人,还将触角深入到中国内地,建立很多分工厂。进城务工的农民用辛勤的汗水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也会想在城市买房安家,进而激发住房需求。曾经,沈阳一度为了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还推出了零首付的优惠。
高考之后,是否要去读书的城市买房成了热门话题。
随着一线城市房价高涨,如今在一线城市买房的门槛越来越高,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家里帮忙出资),首次置业时间都在30岁之后。
有人调侃,人生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买房。
无经济能力的大学生买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网上总结为家里不给钱或者家里没有钱,归根到底,钱才是买房的关键因素。
曾经有功成名就的人物劝说年轻人,别在读书的时候想买房,应该将大好的青春年华用来学习和提升自己,未来靠自己的能力去创业。买房和创业永远是一场博弈,不如让年轻有年轻的模样,其他功利的事情,顺其自然。
当社会上升的通道被打开,房价也迎来上涨的十年。
随着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已变平民教育,人口频繁涌向大城市寻找机会,社会有了向上流动的通道,买房需求被激发,拉动了楼市的上涨。
每年,大量的毕业生留在一线城市工作,主要是就业机会多,这是现实。
十年前买房的那波年轻人如果足够努力,也许差不多能混迹中产阶层了;十年前没有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年轻人,很多体验过大城市的奋斗岁月后,回到家乡或者去了二线城市,过上了有车有房,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宁生活,他们会反问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年轻人:难道不在一线城市CBD的房子就不叫房子吗?
2、选择了买房,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如果很多年前,你有幸在上海,让时光回到年,以万的总价(可以贷款)买了上海浦东的房子,年以万成交。
十年之间,涨价了万。
我们来计算一下你的赚钱速度:
这套房子一年涨95万,一个月涨元,每一天涨:元。每小时涨:元,平均每分钟涨:1.83元。所以即便你在睡梦中,这套房子还是以每分钟1.83元的速度在增值,比把钱放在余额宝里都强多了。十年前又没有限购,如果你有勇气买下三五套,真等于买了一台印钞机,毕竟在上海一个月能挣7万的人还是凤毛麟角。
时势造英雄,无数人在高房价的重压之下感叹:如果时光倒流十年,我们肯定会囤一大波房子。
可是,时光无法倒流,即便是给个机会,当年的你也未必有勇气买房。
因为很多人没想明白,十年前买房与十年后买房的区别:
十年前买房,上海房价大概1万一平米,你的月薪才3千,咬咬牙买了房,即使是十年之后,你当年的房子价格会永远停留在1万一平米,而你的月薪会达到1万以上,供房毫无压力。
十年后买房,上海的房价5万一平米,你的月薪就算高达2万,连凑齐首付都困难,买房压力山大,有人黯然神伤离开一线城市。
十年之间,楼市如同一场精彩的大戏,或许没有真正的赢家。
3、未来三年,应该卖掉“投资性房产”吗?
最近,经济学家金岩石多次发出这样的投资建议:未来三年,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
从公开资料看,金岩石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
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和土地错配,未来人口将集中在几大城市圈,一些地区将接近于无人区,这些无人区的房产还以资产抵押在银行,银行坏账短期还没有浮出水面。但这些鬼城、鬼区不断曝光,风险就不不断暴露,金融海啸可能会拔地而起,北上深的豪宅价格或将一夜腰斩。
所以未来三年,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不问价格。
对于家庭资产配置,金岩石建议,弃房、持股、全球化,家庭财富的配置从房地产未来五年转向全球配置,证券投资主导。
说实话,对于一切简单粗暴、过于肯定的投资建议,我都会产生天生的反感,在心里嘀咕一句:骗子吧。
要知道,金岩石此前一直是楼市的死多头,你百度一下“金岩石+30万”,就可以发现他的很多名句。比如在北京演讲,他会说“北京房价卖不到每平30万是开发商的耻辱”;在深圳演讲,他又会说“深圳前海房价涨不到每平米30万是开发商耻辱”。
但似乎在一夜之间,他转向了。有媒体使用的标题是,他“投降了”。
金融风暴和中国房价的关系,金岩石也没有弄明白。其实,绝大多数谈论中国楼市的人都没有弄明白。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整理一个表格,带着大家回顾一下年以来中国房价的演变历史。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年至今中国楼市经历了3个降息周期和2个加息周期。亚洲金融风暴全面爆发之后,中国曾陷入了几年通缩,所以不断降息。当时中国增长模式仍然是“制造业+出口”,年之后逐步向“城镇化+房地产”转移。
年,中国房价出现第一次大幅上涨。这轮上涨,是此前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挑战—应战”激发的。期间经历多次降息,以及M2的中高速增长,年M2增速达到了19.6%。
年和年房价上涨也很快,这时候加息周期已经启动,但M2增长仍然偏快,中国出现了第一轮全民炒房潮。
年全球金融风暴的爆发,让中国的炒房游戏戛然而止,当年房价出现了2%的跌幅,非常罕见。当时沿海地区经济断崖式下滑,大量农民工失业。接下来的“桥段”大家都熟悉,“四万亿”来了,央行大放水,年M2增速达到了令人震惊的27.7%,年央行4次降息,其中一次的降息力度就是平时的4倍。
于是,年中国房价出现了暴涨,官方的统计数据是上涨了24.7%。年,M2增速仍然达到了19.7%,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由于放水过猛,年到年,国家开始调控。
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全面收紧了房贷,发明了不给开发商预售证的调控方式。但房价在巨大惯性作用下,仍然在年到年出现了较大涨幅。
真正管住房价,已经是年,那时新一轮降息周期已经开始。
接下来,就是这一轮房地产政策牛市。基本情节是一样的:经济下滑压力巨大,为了保就业,降息、降准、刺激房地产市场,放松限购限贷,然后楼市大涨。这一轮大涨从深圳率先开始,最终在年出现了全国性上涨。从年9月30日开始,政策再次逆转,收紧限购、限贷。从官方数据看,年和年房价只上涨了9.1%和11.3%。
但事实上,这一轮上涨肯定超过了年的大救市。
回顾这16年的历史,是想告诉金岩石们:金融风暴、经济严重下滑,不仅不会造成人民币计价模式下的房价大跌,反而是房价上涨的契机。
年以来三轮房地产大涨,分别跟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年到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关。
在中国城镇化见顶之前,希望通过经济危机来让中国房价在“人民币计价模式下”暴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且恰恰相反,经济一不行,房价必须雄起。至于年那种暴跌,反而成为抄底的千载良机。
3、夏日保“位”战
这件事无需纠结
★
[楼盘简介]
本项目根据地块性质分为三个地块,不同地块分别规划了不同类型的产品,3号地块以高档住宅为主;4号地块则以商业综合体弘基广场为主,辅以1万平米办公楼及小量精品住宅,目前开发商已将此综合体交由开发商来招商运营,开业之后必将成为溧阳最繁华的休闲、娱乐、购物中心之一;19号地块直接面湖观景位置较好,产品档次在3、4号地块的基础上又有所提升,将做成溧阳品质最高,档次最好的超豪华湖景奢房。因此,溧阳华府晶园建成以后必将成为溧阳房地产发展的新里程碑、改变整个溧阳房地产市场格局、提升溧阳市民人居生活水平的经典之作!
开发商:江苏上弘置业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