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
字东野
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曾“两试进士不第”,到四十六岁才考中,任溧阳县尉。这首诗写在溧阳,诗题下孟郊自注为“迎母溧上作”。
孟郊履历简单,清寒终生。他为人耿介倔强,诗歌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首,以五言古诗居多,代表作就是在溧阳写的《游子吟》。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举办“最受欢迎的唐诗”评选活动,《游子吟》以最高票数名列榜首,被誉为“中华第一诗”,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学生优秀读物。
旅
游
看
点
石雕
△王晓云/摄
年7月,溧阳市委、市政府在国道陶家村转盘处建起了一座《游子吟》大型石雕。作者为著名雕塑家吴支超教授,一级美术师。石雕以诗人迎接母亲前夕,脑海中浮现的年幼时母亲谆谆教诲的情景为创意,塑造了一位小男孩偎依在母亲怀里凝视母亲缝补的形象,深刻诠释了母爱的力量。
慈母堂
△苏伟/摄
在天目湖山水园内,一座彰显慈孝文化的仿唐建筑,再现了唐代诗人孟郊在溧阳创作《游子吟》的佳话。一楼真实复原了孟郊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二楼复刻朱自清《背影》中的插画,搭配上满墙家书,呈现出浓浓的亲情和思乡之情。
浮雕
年,在天目湖畔竖起了巨型浮雕《游子吟》,浮雕长三十多米,高四米,中间突起部位镌刻了中英文对照的孟诗《游子吟》,两侧是“灯下苦读”、“春风得意”、“名作诞生”、“奉养老母”等四幅浮雕。
两贤祠
溧阳人民为了纪念孟郊这位为官清廉的苦吟诗人,历代都有为他建祠、供像、刻碑、置亭之举。宋时,在溧阳旧县胜因寺旁建有两贤祠,塑了李白、孟郊像(后祠被废)。对此,宋代诗人周文璞的《题胜因寺李白孟郊祠》,明代诗人陈周《胜因寺二圣像》都有深情赞叹。
孟郊
弦歌行
驱傩击鼓吹长笛,
瘦鬼染面唯齿白。
暗中崒崒拽茅鞭,
倮足朱裈行戚戚。
相顾笑声冲庭燎,
桃弧射矢时独叫。
旅
游
看
点
傩文化
傩文化是溧阳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苏南地区不多见,整个长三角地区也属罕见。傩文化含有傩庙、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和傩俗等内容,是溧阳民间用于表达美好愿望和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
△史剑新/摄
△王晓云/摄
溧阳傩文化主要流行于社渚镇一带,溧阳傩舞已在世博会、江苏省民俗节、常州国际动漫节、溧阳旅游节、茶叶节及全运会等众多重大庆典活动献演,年春节期间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展露风采,成为苏南民俗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傩文化博物馆
溧阳社渚镇现建有傩文化博物馆,正成为“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主要包括博物展馆、原生态表演区和休闲度假区。年10月,中外专家学者云集该馆,成功举办了“中国江苏溧阳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傩文化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大量的傩面具和道具,较为系统地收录了傩戏挖掘研究和演出推介的各种资料。每张面具凹凸有致,形象突出。面具以杨、柳木雕刻而成,奇形异貌,光怪陆离。所存的道具有牌带、师刀、卦子、铜锣、法衣等,古色古香,异彩纷呈。
◆◆◆◆◆
溧阳市旅游局出品
编辑
刘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zz/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