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小镇——竹箦镇
溧阳市竹箦镇是全国知名的绿色铸造小镇,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近7万。
自年以来,竹箦镇党委、镇政府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部署和深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要求,以打造“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平安竹箦”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网格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网格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平安网格协同建设机制。
把网格打造成了——
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感知触角;
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前沿阵地;
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服务窗口。
01联通党建促引领
发挥党组织核心凝聚力,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共治。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枢纽,必须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机制,构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基层网格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搭建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制度平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农村工作治理效能。
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琪
溧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佩等领导
莅临竹箦镇网格化中心指导
溧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高昱莅临
竹箦镇前马村“平安驿站”指导
02联动平台见长效
竹箦镇共划分综合网格68个、专属网格15个,做到网格区域全覆盖、网格界线不留白,全镇近千名网格员对镇区范围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进行精准摸排建档并录入系统。通过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按照“六步闭环”工作流程,根据职责权限进行分类派单,会同城管、交通、民政等部门跟踪督办,落地解决。
(“六步闭环”工作流程,根据职责权限进行分类派单)
03联署行动保平安
竹箦镇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始终坚持务实管用总原则,聚焦平安稳定、为民服务为主责主业,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推进网格、警格共建,会同公安、安监、环保等单位为社会治安稳定保驾护航,将问题解决在源头、化解在萌芽。以每个小网格的群众满意叠加成全镇的满意度提升,以每个小网格的平安稳定累积成全镇的大平安。
(安监部门在企业专属网格巡查走访)
(“网格+警格”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在村巡查)
04联系群众心贴心
在日常工作中最为贴近群众的网格员,俯身听民声、问民计、访民情,着力提高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热情。只有对群众的需要了如指掌,怀有深厚的感情,才能真正与群众风雨同舟、并肩作战。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性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作用,精准定位,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文化特色和产业特点,用心用情用力搭建桥梁、打造平台提供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竹箦村专职网格员创意网格志愿服务卡)
(中梅村专职网格员调处村民间的矛盾纠纷)
05联建立制提效能
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关键靠制度。只有通过不断认真总结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好的做法,并逐步将之转化为制度,才能确保始终在高质量轨道上运行。竹箦镇网格化中心下发的宣传培训工作计划、网格化工作制度、网格员管理办法、联动联治方案、量化考核办法等长效机制为提升工作效能和实现长效常治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关工作职责、制度上墙公示)
竹箦镇在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中以“竹箦桥”为出发点、“连心桥”为切入点、“平安桥”为落脚点,紧扣“五联”不断开创网格化社会治理新局面。
来源:溧阳网格常州政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zz/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