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秦改平陵邑置溧阳县。自此至今多年,在溧阳这片美丽山川拼图的土地上,匆忙走过或蓬勃成长了许许多多人物。
观览千年史志文献,那些奉命前来溧阳主政或出自溧阳的官员,无论身处顺逆,还是远任边陋,他们或清廉刚直、或忠勇为国、或为民请命、或慎独谨身、或兢兢职守,可谓落英缤纷,流芳千古。
1东汉潘乾:廉洁奉公尚教化潘乾,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始官曲阿(今江苏丹阳)县尉,职责治安。东汉光和年间(公元年前后),经朝廷核查考察,因廉洁奉公,升任溧阳县长。时县治在今高淳县固城镇,溧阳人口不满万户。他治政宽宏,重义轻利,救济孤寡,保养老弱,减除不必要的劳役,使远地的人闻名前来定居,增编六百户。建造学宫,设置祭器,教化民众习儒学射,礼乐风尚从此兴起。史志称其“布政优优,令仪令色”。时人为他立碑,颂扬其德政。
2唐代:乔翔:垦辟田园创桥梁
乔翔,唐开元十七年(公元年)任溧阳县令。唐溧阳县治在今旧县村,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人口已满万户,属“紧”,即四等县。他鼓励百姓农耕,为民兴办实事。在县城南边的中江上创立浮梁,以便利当地民众以及南来北往的商贾行旅往来。在县城南边辟地造帐坊,建门楼,以发展城乡集市贸易,从而出现了田园垦辟、商贸发达的兴旺景象。
3柳均:秉持清白守公忠柳均,河东(今山西)人。唐乾元中(公元年至年)任溧阳县令。时大盗(安史之乱)初平。他治理溧阳,奸豪屏气。对待乡民慈爱宽厚,孤弱得以苏息,流民纷纷返乡。安顿北方移民,开辟荒芜的土地,人口增加很多。对待属吏,简约朴实。恭敬听从皇帝诏令,谨慎履行上司政令,竭诚处理每一件公务。兴办学校,培育生徒,开化民众,以善良社会风尚。秉持清白公忠的自我操守,并且推己及人,造就一方清风。
4陆侃:清廉正直俭修身陆侃,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大历年间(公元年至年)任溧阳县令。他清廉正直,勤政为民,俭朴修身。为了排解百姓的困苦,忧劳成疾,卒于官所。当时,他的第九个儿子陆贽在朝廷担任监察御史。陆贽为父奔丧,皇帝还派遣近侍临理。当时,各方赠送的财物多至几百万,陆贽秉承家风和父亲遗训,不取身外一文。官民皆称道。
5史实:风裁严毅养新俗史实,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唐朝天复三年(公元年)以御史大夫兼任溧阳县令。当时,溧阳县治正从今旧县东迁今溧城镇。他风裁严毅,学识渊博,劲正之气足以配昔人之贤,明敏之才足以周当世之务。防御边界以多能,聚集兵戎而有术。誉驰乡里,才负变通,穷知案簿利弊。洞详农事,兴民利,除民困。安顿招集流亡百姓,养成新归之习俗,人们受其恩泽。
6夏侯戬:教化功德惠世泽夏侯戬,登仕郎(秀才)。北宋淳化五年(公元年)任溧阳知县。此时,溧阳属北宋仅十九年。他深思改朝换代不久的县政,决计以教化一方为根本。当时,溧阳县学尚未建立,于是在县城西门外的广惠行祠创建宣圣庙,兴办学校,劝人入学,开启民智,以导引社会礼仪风化。唐代李白撰文的《濑水贞义女碑铭并序》石碑已损坏,碑文也模糊不清,于是捐俸金重刻碑文。在任三年,其教化的功德,惠及当时,泽被后人,世代不忘。
7罗彦辅:为官当如清溪水罗彦辅,当涂(今安徽当涂)人。北宋嘉祐四年(公元年)进士,任溧阳知县。恰遇自然灾害,他请求上级拨发国库常平仓的粮食救济饥民,并劝告储粮的富裕大户,也拿出粮食救灾。如此,活下来的饥民甚众。上级要把此事上报朝廷,他说:“救灾是知县的职责,哪里是为得到朝廷的奖赏吗?”任满归乡,士民诵赞其品德,以清溪流水喻其清正清廉。
8李亘:理政果决解民困李亘,真州(今江苏仪征)人。北宋崇宁三年(公元年)四月任溧阳知县。他办理政务,思路敏捷,坚决果断,雷厉风行,遇事不推诿,处事不搪塞,从而出现了百废俱兴的政局。他重视教育,增建扩充学宫中的堂、阁、书斋和宿舍。崇宁五年(公元年)盛夏,溧阳先是干旱无雨,后又洪水滔天。面对旱涝急转,他以祈求苍天的仪礼稳定民心,同时走访乡村,体恤百姓疾苦,与民共渡灾难。
9郑骧:为民请命清刚直郑骧,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北宋元符三年(公元年)进士,政和二年(公元年)十月任溧阳知县。恰遇大饥荒,溧阳百姓多逃生。上司按照簿籍追缴拖欠的赋税,他力陈实情,请求革除浮赋,减轻百姓不合理负担。当时,动议疏凿中江河道达太湖以通长江,将破数州民田,调江浙二十五州丁夫,所费百万计。朝廷派官员实地视察,征求可否。他条析利病,极力阻止这项废民田劳民力伤财力的工程。在任四年,清正刚直,为民请命,德泽乡里。
10杨邦乂:执心克刚不惧死杨邦乂,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上舍生(太学的优等生),北宋靖康元年(公元年)十一月任溧阳知县。遭时多艰,每以节义自许。当时,金兵侵宋,政局动荡,强梁聚合,驻兵叛乱。他巧设计谋,惩办叛卒。他还把家眷迁居溧阳,以安定一方百姓。南宋建炎三年(公元年)升任通判建康(今南京)军府事。金帅完颜宗弼攻入建康,守臣皆率属迎拜,唯邦乂不屈膝,以血大书衣裾曰: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翌日,金帅杀之,剖取其心,年仅四十四岁。谥忠襄。这是南宋朝廷对他“危身奉上、执心克刚”的评价表彰。
11施祐:百废俱兴士民赞施祐,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年)十一月任溧阳知县。十四年前即建炎末年,金兵大肆南侵,南宋兵卒败退溧阳城,毁坏县学宫,烧毁县城的所有公署,企图以“焦土政策”不让金兵占据。之前的九任知县都无修复。他以轻重缓急理政,重在勉励农耕,急在解决民困。三年之后,重建学宫,让学子安心读书,重建所有公署,皆焕然一新,却不增加百姓负担。在任四年,百废俱兴,士民称赞。他热爱溧阳,任满后卜居县城东门外的上田村。
12李衡:清廉为官化民众李衡,江都(今江苏江都)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年)进士,隆兴元年(公元年)九月任溧阳知县。他以诚心感化民众,百姓敬重之。每年夏秋两季交纳粮税,他预先在县衙前张榜确定交纳日期,乡民按时完成,同时遏制了役吏下乡乘机敲诈勒索的弊害。他任职期间,牢狱里没有关押过一个重罪犯。隆兴二年(公元年)金兵南侵到了淮河,沿长江各县的官员都把家眷送回老家,唯独他把家眷迁来溧阳,使全县人心安定,平静如常。在任四年,升任监察御史、婺州知府等要职。退职回乡,仅一茅屋,唯书万卷。他清廉为官,诚恳为民,时人颂之。
13陆子遹:整肃吏治植善良陆子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年)正月任溧阳知县。他整肃吏治,革除仗势敲诈民财之差役,抑制巧取豪夺之弊病。锄强梗以植善良,审听断,恤鳏寡。下令悉毁淫祠,取缔巫婆神汉。主持公道,对宗教恶棍霸占百姓的产业,全数归还原主。凡当役者,贫富高下悉核其产之虚实,序其次第,吏莫能欺。依法惩办妖巫扇惑之罪,县境肃然。兴学校以明教化,旧习为之大变。利用农闲,修县署、缮邮传、重建春雨桥。在任四年,使难治之县变成清明之县,称良吏之最。去任,民思之美政。
14元淮:清廉勤政为百姓元淮,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年)秋任溧阳路总管。元灭南宋的战事初定,人心惶惶。当时,溧阳路设置的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冗官甚多,导致百姓赋税劳役繁重。他到行省请求把溧阳改为州,如此可减少衙门,虽然百姓赋税照旧,但百姓供应官府的负担就减轻了。他“日斜犹自未休衙,欲寝楼头已催晓”,对县情的簿册了如指掌,公正处理了许多诉讼案。离任时,行李萧条,囊空如洗。自吟诗云:“问归行李轻如羽,沿路吟诗有一船。”他清廉和勤政,时人德之。
15蒲里翰:敬以持身廉报国蒲里翰,西域(今新疆)人。元泰定四年(公元年)进士,至正四年(公元年)由漕运副使任溧阳知州。他重政务和教化,在县学宫建造尊经阁等。他自写座右铭:“敬以持身,廉以报国,俭以济贫,勤以补拙。”在任三年,升职临行时,溧阳士绅百姓阻塞道路,拦轿拉着马缰绳,也不能把他留任,于是共同在县学宫和城隍庙立碑,纪念其功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zz/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