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1日,“江苏省教育家型校长创新培育计划”学校诊断研学汇报暨专家指导活动在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举行。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季春梅教授、江苏省教科院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张晓东教授、原南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忠先生、省师干训中心校长发展部主任回俊松副教授、溧阳市燕湖小学张康桥校长作为点评专家出席本次活动。溧阳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丁红,溧阳市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黄志群、溧阳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副科长杨庆锋应邀出席了活动。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校长杨亚树全程主持此次答辩活动。溧阳市全体中小学校长和常州市朱燕芬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学校诊断研学汇报。来自江苏南京、南通、扬州、淮安、常州、溧阳共六所小学的校长参加此次学校诊断研学汇报,旨在破解办学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升校长的学校规划能力,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溧阳市教育局长丁红致欢迎辞
▽
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季春梅对活动提要求
▽
“问渡”篇
——学员汇报别样的风景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校长
杨树亚
▽
南师大附中新城小学杨树亚校长,以“立诚”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提出以“美学思维”为依托,全面实施“美的立诚”教育,以“大美育”视野重构学校教育生活,旨在将美育渗透、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倡导所有学科课程、教学、管理、校园环境建设等各方面的审美化,发展师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趣味、气质和胸襟。
专家组提出:“怎么让原有文化有机对接美学的立场?美学原理如何与学校现有的文化价值、课程理念、管理哲学有机相融整合?如何推进美育课程的实施、如果将众多课程进行综合化的实施?”学校在接下来的三年还有很多的挑战要面对。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校长朱燕芬
▽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朱燕芬校长在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活泼泼、乐滋滋”的办学理念,明确办一所“活泼泼、乐滋滋”学校的办学愿景,不断探索实践变革、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形成师生共同向上的美好景象,为武进教育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专家组提出:应该把学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归类,梳理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效化解发展的困境。对于“活泼泼、乐滋滋”的办学理念建议只保了一个“活泼泼”一个词汇“活泼泼”,并“活泼泼”对进行教育学儿童学的解释。起一个精神内涵进行建设。专家还提出要让我们的办学“返璞归真”,进一步细化发展的目标,形成序列化的发展样态,落实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并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权威性的意见。
宝应县泰山小学
校长陈林
▽
宝应县泰山小学陈林校长提出了“仁爱”的办学理念,结合现当代精神,提炼学校办学理念为“办具有仁爱精神的现代泰山小学”,并确立了“培养爱天地、爱他人、爱自我的现代泰山学子”的育人宗旨。
专家组指出:应该将孔子提出的“仁爱”与习总书记提出的“仁爱之心”进行梳理提炼,将“仁爱”办学理念与与课程教学紧密嫁接。学校虽然暂时并不壮大,不妨“以弱示强”,面对外界。“仁爱”的力量,就是要能够改变人,让“仁爱”具有时代鲜明的特征,希望这样的办学理念能在传承与创新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淮安市实验小学
校长陈广东
▽
淮安实验小学陈广东校长积极践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宗旨,继承“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实践“人本和谐”的管理哲学,确立“幸福教育”的办学主张,把“做幸福的人”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努力提升内涵品质。
专家组肯定了淮安实验小学提出的幸福教育符合当前教育大背景,并就幸福教育的概念的阐述,所应呈现的样态,以及如何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处理好与学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南通市城中小学
校长沈蓉
▽
南通市城中小学沈蓉校长提出“知晓历史,方能洞察未来。”“和实学堂”文化兼具“和实”、“学堂”两种文化因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和实”校训。“和实”两字高度凝练地概括出我校“和而不同、真实扎实”的精神内核与文化追求。
专家组在点评环节指出:城中小学是一所由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百年老校,“和实文化”已根植于心。如果要实现文化的“升级”,应体现学校传承的精神,深刻理解“和实文化”内涵,找到由“和实”转向“和实学堂”的逻辑架构。
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
校长任祥春
▽
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任祥春校长将“教育即渡人,渡人亦渡己”作为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共渡致远”的精神,南渡小学在传承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在创办“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理想学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办学绩效有显著提升,实现了新的跨越。
专家组认为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的“乐渡文化”契合师生共同经历、共同陪伴的教育观,并在育人环境的布置、学生成长的规划、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要求学校文化应引领教育实践,学校规划要以理念为核心,逐步展开。
“摆渡”篇
——专家引领无限的精彩
“共渡”篇
——互动研讨诗意的旅行
在互动环节,专家组成员首先充分肯定了校长们规划得细,钻研得深,成长得快,接着围绕报告内容展开积极互动的答辩,并给予导向性、针对性的指导,提出了更系统、更科学、更适切的可行性建议。
两个半天的精准把脉诊断,使每所学校的发展规划视野更加开阔,方向更加明晰,蓝图更加美好。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校长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研讨的机会,而且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互动,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脉络,有了更加精准的规划思路,也有了更充足的行动底气,必将有效提升校长们的学校规划能力,助力学校教育优质发展。
教育局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zz/1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