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溧阳市 >> 溧阳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音美茶香精神高逸,行吟古意浓郁的溧阳

来源:溧阳市 时间:2018-6-15

精神之美,是溧阳风景的重要底色

大多数人有过这样的心境,某个瞬间,突然就想离开熟悉的环境,背上包,到陌生的地方过几天。这种与原生活短暂的脱离,似乎特别快意江湖。在众人都想主宰、指挥、左右他人甚至这个世界的当下,控制自我的力量却很微弱,即使看起来随心所欲的所谓旅游,多数时候也是处于一种赶大集一样的盲从和随大流:点开网络上的各种自由行攻略,或者跟团队,最终仍是循着固定的路线模式,在异地陌生的热闹人群中,得到的仍旧是往昔生活的重复,回程后自然是犹感不足,更谈不上获得什么自在的体验了。

当某一天,我踏上溧阳之旅,阳光高净,山静、水清,炊烟在远处缭绕,充盈着江南吴文化的灵秀山水,带给我一种远超风景之上的精神共鸣。

因为有精神之美,沙河水库、南山翠竹、天目湖白茶、状元阁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才由此诠释出别样意味,进入游人的心灵空间。

说到精神共鸣,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以他的一次溧阳之行,证明了旅游的价值就在于获得精神共鸣。李白一生三次来过溧阳。显然,他来不仅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一个壮美的传说,这个传说讲了一个男人逃亡路上遇到的人性拷问。李白从这种人性拷问中体验到了人类精神上的光辉,这才是他溧阳之行的魅力。

故事里的逃亡者是伍子胥。他的父亲和哥哥在楚国为官,被人陷害,让楚平王杀了,伍子胥为活命,从楚国逃往宋国,再经宋国逃往郑国,然后又逃往陈国,一路追杀不断。

经过陈国的昭关(现安徽含山),城里贴满楚国的通缉令,出不了城的他一夜间急得白发满头。后来,名医扁鹊的学生找来个长得像伍子胥的人,扮作其模样以吸引守城官兵的注意,伍子胥这才得以脱身。

出安徽,伍子胥直奔吴国借兵,从金陵经溧阳到宜兴,欲从宜兴抵吴国(现苏州)。

行至溧阳的溧水河北岸,前面出现岔路,哪条路才是往宜兴的呢?历史总是不会让英雄没有出路的,正当他进退无措时,看到正在河边浣纱的姑娘,最主要是看到姑娘身边放着浆洗衣服的糨糊桶。

他前去问路,并乞求姑娘把这桶糊糊给自己充饥。

姑娘照做。吃完,伍子胥上马前,对姑娘说,追兵在后,你一定不能说出我的去向。姑娘点头。走了几步,复回头再次叮嘱:万万不可说啊。

诸多后人不理解伍子胥一堂堂男子汉此时的优柔寡断、反反复复,与伍子胥相隔一千多年的李白却是一定能理解他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需要有情感基础,这个基础说简单点,就是指共同的价值观。

李白与伍子胥共同的价值观又是什么呢?就是中国古代读书人也就是儒家文化所追求的“治国齐家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因有这种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情怀,伍子胥做到吴国的大夫后,赤胆忠心辅助吴王,力劝吴王不要上越国的当,直到临被吴王逼死前,仍坚持对逼其死的夫差说,那就把我的眼睛剜下来挂在吴国的城门上吧,好让我亲眼看到越国是怎样凶残地灭亡了我们吴国!

李白除了以一腔知识分子的赤子情怀,触摸到伍子胥与自己共同的情感密码之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他第一次来溧阳时,正处于人生不得志之时,刚刚得罪了京城权贵,连一向对他青眼有加的玄宗皇帝都不待见他了,给了他一袋金子,让他速速离开京城。李白和伍子胥都是有梦的人,但要实现梦想,光有一身才气是不够的,李白看懂了千年前伍子胥的愤懑、悲怆和孤独,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叹自己的人生,是李白与伍子胥产生精神共鸣的交集点。

所谓时势造英雄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大丈夫的气概在志得意满时才可激发出来,伍子胥一路逃亡,他看到了太多的背叛、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惊弓之鸟一样的环境,怎么能造就得出英雄情怀啊。理解他此时对给予他一桶救命糊糊的姑娘的反复嘱咐吧,尽管不那么男子汉。

但历史注定,铸就钢铁样的英雄,必定赋予他带血的柔情。就在伍子胥转身瞬间,姑娘抱着石头自沉溧水河中。这是为了让对方放心上路,自我灭口了吗?尽管诧异,但事实就是如此。

伍子胥呆住,感伤不已,咬破手指,在石头上写了二十个字: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字写完,怕追兵看到,用土盖住。

我曾经把这个传说讲给身边好多人听过,我以为他们也会像李白那样,充满激情地踏上溧阳,以自己的游历去亲身体验这样一种情感的存在。结果,好多朋友说,这姑娘心眼太实,想不开,怎么会去死呢,我们现在的励志文章,不都鼓励人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嘛,怎么这样脆弱呢。甚至还有特别丰富的一种想像,说会不会是伍子胥杀人灭口呢?

我沉默了。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有理由从多种角度解读历史,可值得我们多想一点的是:两千多年下来,人们自觉地选择了相信这个美好的故事,代代相传,这是为什么?

李白,阅尽世态百相、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为什么会因为一个千年前的传说而充满激情地跨越千山万水跑到溧阳呢?

我所理解的答案是:看见、并且信任他人美好的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繁衍昌盛绵延千秋万代的密码所在。溧阳人民世世代代都以史贞女的故事为荣,以忠诚信义为溧阳人的精神品质。忠诚信义的核心,首先是自重。

自重,是对自我言行的一种规范和约束。如果人们不是从沉河的史贞女身上,看到自重,她的传说不会流传得这样久远,并且如此深入人心。一个平民女孩,因为自重,就这样成了一个传奇。

自重,不意味着位高权重、财大气粗,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和勇气以及自律为内核的精神操守。

后来,伍子胥做了吴国的大夫,据说苏州城就是他带着人修建的,现在苏州还有道城门叫胥门,就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公元前年,他带兵攻打楚国,得胜归来,实现当初立下的报恩誓言。光会报仇非君子,懂得报恩才是真君子,报答恩情,这也是自重。

但伍子胥苦于不知史贞女家所在地,于是就把从楚王宫里缴获来的千金投入她当年沉河的地方。有人说,千金小姐称谓就缘于此。

李白到达溧阳后,给史贞女写首诗,刻在石碑上。现在这块碑,仍立在溧阳南渡镇的溧水河边,年年有史家后人来祭拜。

两千多年过去了,溧阳政府可以给史贞女再立一块碑,刻上三个字:自重碑。当我们也像当年的李白一样热情奔赴溧阳而去时,能在南山竹海的清香里,在天目湖畔的微风中,体验到穿透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照耀在现代人生活之上的温度,那既是一种现代物质文明之上的精神价值尺度,也是滋养我们的生活在现实中不要失去道德温情的光芒。

所以,当你与一个地方的历史产生了精神共鸣时,你听到的风,看到的景,闻到的清香,踏过的路,都已重新被你解读,眼前看到的虽然只有一景,而心中已千山万水几千年。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之美,让溧阳原先普通的山水景观,在整个江南大地上,显得格外富有神韵。

情景之美,是行旅溧阳的心灵诉求

溧阳是座有情有义之城。

且不论前面提及的逃难的伍子胥在溧阳获得陌生姑娘的舍命相救之恩,也不论人到中年时官场失意的大诗人李白南下溧阳寻得精神慰籍,光是东汉时的书法家、文学家蔡邕避难于溧阳12年的往事,就足以令人记住溧阳的恩典。在溧阳大溪水库的边上,至今保存蔡邕当年读书的遗迹。“溧阳至广德省道大溪段,一座孤峰遗世独耸,这就是蔡邕读书台。读书台上树木葱郁,草棘茂盛,约有六、七十亩面积,山头松竹间立,杂树生花,蔓草没径,但仍有一块平地,竹丛中有房基墙脚遗存。西边山脚处,有溧阳市文物保护点的碑石。”听了这样的介绍,我早已生了前往拜偈之心。

在溧阳,流传着关于蔡邕的许多故事。

据说蔡邕携全家避乱隐居溧阳后,山村里就经常响起琅琅书声和琤琤琴声。村民们逢有节日嫁娶,都请他写字。特别是蔡邕与焦尾琴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后来听说溧阳苏园霍总楼上也存放着类似于焦尾琴的琴,说的人语焉不详,我还特地跑去一趟,但因有事打岔,到了苏园,也没探得个究竟。

关于焦尾琴与溧阳的故事,江湖多有争议。我宁可信其真。因为我喜欢蔡邕身上散发出的大知识分子的人性光辉。蔡邕为官正直,据说有次给东汉灵帝上密奏弹劾同僚,政治是个危险的事,无从考证灵帝是故意还是无意,竟然让奏章被官员在后面偷看了,致使事情泄漏,蔡邕遭报复,全家被流放至内蒙,并且“不得因赦令而免罪”。仇家打发刺客刺杀蔡邕,刺客被蔡邕的正义感动,放过了蔡氏全家。对方不死心,又贿赂有关官员毒害蔡邕,受赂的人反而提醒蔡邕,要他小心。

终究,灵帝还是爱怜蔡邕才高,正逢次年大赦,于是赦免蔡邕。蔡邕正准备启程回乡,太守王智为他送行。酒喝足后,王智起舞劝蔡邕,蔡邕不理他。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本来很骄贵,丢了面子为宾客所嘲笑,就破口骂蔡邕说:“罪犯也敢轻侮我!”,于是密告蔡邕心放怀怨,诽谤朝廷。这蔡邕尽管才高,但不知是不是曲高和寡,总之,灵帝宠幸的人也全都诬陷他,蔡邕知道这一次恐怕又无法幸免了,于是带着一家老小,连夜逃往溧阳,一待就是12年。

某日天气晴好,蔡邕与女儿文姬正在读书,蓦然听到邻居灶膛中大段的柴火燃烧后发出清脆的劈啪声,精通音律和琴音的蔡邕赶紧对女儿说:“这是块做琴的好料啊!烧掉太可惜,我们赶紧把它救出来吧!”两人急忙跑到正做饭的邻居家,求到了那段烧着了的青桐木,迅速浇灭火,搬至家中,制成了一端已烧焦的古琴,终成中国四大著名古琴之一。

公元年,董卓被诛杀,先前因才气受董卓礼遇离开了溧阳的蔡邕,在司徒王允面前,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并为之叹息。王允勃然大怒,呵斥他说:“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愤恨,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这难道不是和他一同作为逆贼吗?”并随之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蔡邕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期继续完成汉史。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但没成,六十岁的蔡邕被王允结束了生命。

其实关于焦尾琴是否真有其事,或者焦尾琴下落如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浸润其中的溧阳山水、人文已被赋予精神高地、心灵家园的意象。那把焦尾琴琴弦拨响的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担当、仁爱、善良以及多舛的命运。历史的弦音终归随着时代向前的滚滚洪流而不断被奏出不同的强音,但人类共有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却会一直照耀着我们的现实生活,上苍恩赐一方好山好水,是为了让享用他的人能读懂他的精神并代代传承下去。青桐与蔡邕,互为知音;人与风景,可否也如此呢?

风景从来没有美丑之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从美学上来讲,不同的心情造成了风景不同的意味。山水静默无言,但读懂了山水蕴含的历史符号,心里才会生出美意。焦尾琴的美音,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在芸芸众生心中弹起一抹心悸的颤音。

明了历史,才能理解山水,看懂风景。待再来溧阳时,才听得懂溧阳泓口村一带的汉族古乐丝弦中蕴含的渔樵耕读人家的喜乐情怀,也才能理解每到正月初八社渚镇就上演的傩舞中,百姓祈求上苍怜爱的真意。据史书记载,傩文化源于新石器时代,商代的甲骨文,证实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源头。傩文化的应用,西周王朝首当其冲,待到汉代已盛行于世。在宫廷,季春时节,主祭官披熊皮、戴面具、穿黑衣、手执戈盾,率领众奴隶在宫廷内驱邪逐疫,谓之大傩、皇傩;军队征战前举行傩祭仪式,以壮军威,谓之军傩;王朝倡导,民间风行,祀福消灾,谓之乡傩。汉代儒家思想强盛盖世,傩文化渐从王宫淡出,走向消亡,可在民间深入人心,终年不绝。社渚镇上有一座傩文化博物馆,据说由当地一民营企业家出资兴办。

真正的美音都出自弦外之音。

正因为体悟到南山竹海山顶上那块“吴越弟一峰”中“弟”字的低调、内敛的智慧,才听得懂竹涛声声中的从容、脚踏实地与谦和,这是溧阳竹文化的语言;类似的恬淡心态加上宜居的生态环境,形成了溧阳独有的寿文化,溧阳现有百岁老人位,占总人口比例为13.7/10万,远远超出“中国长寿之乡”与“世界长寿之乡”标准。

只有明了唐朝诗人孟郊落寞时的小知识分子心态,明了“忠孝廉洁”是古往今来清明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的崇高理想,这才真正听得懂朗朗童声诵读《游子吟》时的孝亲情怀,明白中华孝文化园中策马扬鞭雕塑的人生期盼,这是溧阳孝文化的语言。而近年来,溧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企业家脱颖而出,他们正用打造溧阳智慧经济的方式,回报桑梓故园,造福故里乡亲,这是一种大孝,是溧阳孝道文化的另一种表达。

我曾在溧阳状元阁的顶层迎风而立过,极目远眺,远山青黛,绿水静泊,状元阁上不时传来风吹铃铛的清响,似时光滴落的声音。溧阳前前后后出过的出过2位状元、2位榜眼、3位探花,位进士,其中官至宰相的就有3人;新中国成立后,溧阳出了十余位两院院士……状元阁里,摆放着一本特别的花名册,记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被高等院校录取的溧阳籍孩子的名字……据说溧阳每到夜幕初拉,几乎家家的孩子不是在习琴就是在练大字,这就是溧阳自古而来的文风浸染过的仁山智水对后世的泽被,是溧阳山水文化的壮美叙述。

春天曹山花开的声音、夏天燕山公园的蝉鸣、秋天长荡湖上空飘过的鸽哨、冬天时雪落天目湖的寂静声响,还有一年四季中瓦屋山古寺的晨钟暮鼓……一声声的低吟轻诵,都是情与景的相依相生、恩慈情深。溧阳美音,深情厚义的天籁。

生活之美,宜游宜居的溧阳是旅游者的家园

溧阳虽居江南,近邻苏锡常,但味蕾上的喜好却自成一家。

我初次尝到溧阳菜时,无法将其归类。比我习惯了的淮扬菜,多了浓味赤酱,比如扎肝。又比无锡菜的甜腻多了些清爽,比如炒白芹。再加上那道已经名扬大江南北的天目湖砂锅鱼头汤,其味之鲜令人赞叹,而其份量之足,又令人惊叹溧阳人的大方。

溧阳四时有好景,美食也是季季出新。目莲救母的故事,让我每每吃到乌米饭时,都有种立即开始禅修的冲动。幸而溧阳山水风光好,深吸一口气,吐纳之间,内心即丰盈如新,禅的意境随处可得。而被列入中国名菜行列的山珍雁南蕈,无论是名称还是吃法,都比较风雅,当地人习惯用它煲汤或清炒,味道甚好。有一次当地朋友美意连连,特地送我一大包雁南蕈,说你带回去做菜,会时时记得溧阳。结果,任我怎么加工怎么放调料,都做不出在溧阳吃到的滋味。这个雁南蕈,对故土深情得固执。

溧阳河网纵横交错,湖鲜、河鲜各有特色。长荡湖的螃蟹,黄雀卷,还有周城羊肉,等等不一而足,味蕾上的感觉,只有亲自尝过,才得其味。这也是众多旅游者奔赴溧阳的原因之一。

以上诸菜,家常饮食,几乎家家会做,但寻常人家,不必天天如此隆重。一向注重养生文化的溧阳人,更青睐清香回味悠长的白茶。溧阳的白茶,汤色清亮,叶芽整齐,一杯在手,感觉诸事都不必计较,好茶洗心洗肺洗尽俗事烦恼,这话有道理呐。

品溧阳菜,饮天目湖白茶,赏南山竹景,怡然自得中,竟留连忘返。溧阳好地方真多,度假的酒店各有特色。比如依山临水的涵田酒店、御水温泉酒店、V天目湖酒店、南山花园的树屋酒店、天淼山庄等等,不但占尽绝佳的风水宝地,且酒店设计理念科学、时尚,服务人性化,配套的温泉、餐饮也都到位,真的是来了就令人想就此沉浸其中,只嫌山中日月过得太快,唯愿时光就此慢下来。

到异乡旅游,我追求的是体验到与往常不一样的生活经历,人与地域的关系特别和谐,即是一处值得去旅游的好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溧阳十分值得一来。而且,随着当地政府的发展眼光与经济能力的进步,溧阳的旅游产品也在不断出新。有次听当地朋友说,团城正在重新规划建设开发中。我立即将消息告诉给一个搞古迹研究的朋友听,他也为之振奋。

说起团城,大有来历。团城,初始于宋朝。据《嘉庆溧阳县志》记载,溧阳县城从旧县迁至溧城是公元年,开始筑城是公元年,当时为圆环形土城,城中河穿城而过。这就是溧阳团城的雏形。当时的团城只有33亩,比今天的团城要小得多。到北宋时,城池逐步扩展完善。南宋建炎年间,京都已在临安,溧阳为战争前线屏障,于是再次修筑城池,便形成了今团城的基本形态。至元末明初,朱元璋造新城,土城改石城,春夏秋冬四门改为东平西成南安北固沿用至今,大致地形地貌并无很大变化。期待着明年团城的竣工,期待着到溧阳探幽寻古时,又有一个新的去处。   

人,为什么要旅游?

从哲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上来讲,人有五个需求,物质的山水饮食,只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安全欲望。人更追求爱和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精神世界的满足。美音溧阳,自在茶香。这短短八个字,说尽了人栖居大地上需要的所有审美意趣,美音是人文的,也是自然的;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自在,是人行走和生活的状态,是精神的,也是心灵的。茶香,是日常生活,也是一种有尊严的仪式感。我们总说,要诗,要远方。在美音茶香自在的溧阳,你就已经有了诗,有了远方。这是精神的高地,是行走在路上的人寻觅的心灵家园。

由此可见,以满足人的心灵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的溧阳旅游,必将迎来更为灿烂的前景。

你,来不来溧阳呢?

附:溧阳美图

以上图片说明:溧阳美食中的代表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白癜风应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xw/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