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溧阳市 >> 溧阳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溧阳历史名村深溪岕村底蕴深厚,风韵犹

来源:溧阳市 时间:2018-4-5
深溪岕村在戴埠镇的最南部,在南山竹海深处,与安徽省广德县接壤。深溪岕的“岕”字很有意思,上面是山,下面是介。字典上解释得很明白:两山之间为岕。可想而知,深溪岕坐落于两山之间,中间有一条深溪穿村而过。

的确如此,一条深溪从山里流出,如玉带穿过整个村庄,给村庄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灵气。溪水的上游是青龙头,下有青龙潭。潭水清澈透底,从龙头汩汩而下。

溪涧两岸植满了果树。时值盛夏,虽然樱桃、山桃已经把鲜美的果实奉献过了,但一株株银杏树却热情满怀,正把一簇簇“马奶子葡萄,’一般的果实装满怀。还有几棵高大的银杏,足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村民在绿树成荫的山溪边淘米洗菜、担水捣衣,和谐而安详。

我恍若随着武陵人缘溪误入桃花源。

如果说光凭这条深溪还不能看出村庄的古老,那么溪边的一棵四百多年的青檀树足以见证村庄的历史。四根粗大的枝干向四周逸出,其绿荫足足覆盖了半个篮球场。只是有一根枝干已经穿空,但奇怪的是仍然枝繁叶茂,其强大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再过去就是一条石板路。石板路并不少见,但这石板路上一条深深的车痕着实让人惊叹和沉思。那是山里的独轮车长年累月地在坚硬的石头上啃出来自:车辙最深处达寸余。这车辙让人不由得想起几百年来车轮一圈圈滑过的漫长岁月,’一代代的山里人推着独轮车走了一年又一年,一走就是几百甚至上千年。

原文化站站长王锁金、村里的时会计等人为我们请到了村里八十三岁高龄的老先生王三保,让他为我们打开这尘封多年的老村历史。老人说深溪岕很奇特,夏季村上没蚊子。这一奇事引得许多人赶来亲自体验和探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村庄正处在两山之间的风口,加上有活水、村庄整洁,还有就是山间日照少,入夜后气温很凉爽,所以蚊子也不好意思光顾这圣洁之地了。

因为村在两山之间的风口,村北毫无遮挡,风水先生说此村北面寒气太重,村庄不易聚财出人。于是,不知是哪朝哪代就在村北筑起了一条“二龙,以挡北边的寒气,聚集南面的阳气,并在涧沟上筑起“新桥”一座以蓄涧水。其意是多聚人才,多聚财气。

从此以后,村里就出奇人了。王伯承、王仲卓兄弟俩就是村里的风云人物。王伯承是光绪年间首批留学日本的,回国后得到光绪皇帝的接见,官位显赫。其弟王仲卓是当年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后任北阀军炮兵团长:告老回乡后安居村中。此人极为耿直,曾在酒桌上掴过当时县长的嘴巴子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冷欣驻扎南山时,还专程登门拜访他,与之对酒论事。

其实深溪岕原先叫“封建村”。老人说该村位置十分封闭,这是其一:其二是宗族权力很大,只要宗族人员违反了族规,轻则抽打,重则推到三灰池里煮死。这严酷的族规也造就了村里的一位贞女。该女与一男子订婚后不久,男子就一病不起,于是男方就以“冲喜”的形式娶该女进门。该女一踏入男家大门,就听到哭声四起。从此女子再也没回过娘家,再也没有下楼:终年在楼上绣花、打草鞋。可是整年整月地独守空房,长夜毕竟难熬。每当入夜,女子就在房里抛撒三百个铜钱,然后在黑灯瞎火中一个个摸全了,直摸得筋疲力尽才入睡。此事感动了朝廷命官并禀报皇上,皇上恩准后在村头竖起了贞节牌坊。牌坊上刻有“年轻著节,草木馨香;白石垂名山川照耀”的对联。

“封建村”虽然封建,但却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许多次的战斗。村北有一处干人坑,那是埋葬国民党官兵的墓地。那年国三党第63师与目军在火烧山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后来日军偷袭63师。一3师的官兵与日本兵展开殊死战斗。这一仗打了几天几夜,把队伍都打散了,敌我混战,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最后52师赶来增援,才把日军打跑。但国军伤亡惨重,上千人的鲜血就永远流在这块土地上了。战后在一人坑上修成了陵塔,上面写着“抗日阵亡烈士之墓”。

当年的战争硝烟早己远离而去,当年的战场又是翠竹青青,芳草萋萋,青山犹在,涧水长流。但老村在变,从以前的六七十户变成了二三百户;从以前的土墙土屋变成了座座楼房;从千百年来吱吱呀呀的叫着独轮车之声的石板路变成了通达的柏油马路。

如今,当年的牌坊、土龙、千人坑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在村头、路边、山脚下随处可见的宾馆、山庄和酒楼。老村也不再封闭,更不再封建了,封建村的名字也早就进入了历史的回收站了。

透过老村,我们既可看到深刻悲怆的历史,也可品味到跳动的时代脉搏。就如这深溪,深溪依然,但每天的涧水却是新鲜的、灵动的。

文字:赵善坚

(来源:游子吟溧阳)

吃喝玩乐尽在“趣溧阳”

长按







































白癜风资讯网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xw/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