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溧阳市 >> 溧阳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乡村振兴的溧阳实践与思考

来源:溧阳市 时间:2021-4-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是“十四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溧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一、“十三五”乡村振兴发展“怎么样”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紧扣中央、省相关文件精神,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总要求,以《溧阳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为路径和抓手,从党建引领、工程建设、服务供给、机制创新、政策探索等多方面统筹推进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现代化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年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达万元,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田园生金”被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总结为“乡村振兴的溧阳样本”,让更多人认同溧阳“三农”发展之质效;“1号公路”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7个村庄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省最多,44个“溧阳茶舍”和精品民宿附景而生,让更多人发现、宣传溧阳田园之秀美;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生态保护和产业开发协调平衡,村民自治和网格化管理日益精细,“百姓议事堂”入选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让更多人惊叹溧阳乡村治理之有序;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宅基地置换等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人赞叹溧阳改革试点之先行。正是缘于乡村振兴发展有活力、有看点,溧阳才有机会承接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等多项改革试点任务。

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溧阳乡村振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值得肯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溧阳的乡村离“振兴”的要求还有距离,表现在:点上和面上的均衡性问题;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性问题;当前和长远的持续性问题等等。

二、“十四五”乡村振兴路径“怎么走”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多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在溧阳交汇叠加,实施乡村振兴正当其时、正值风口。不仅如此,就自身而言,溧阳实施乡村振兴也具备了非常好的基础。基础之一,溧阳的农村天地广阔,尚有3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生活在约平方公里的乡村,腾挪资源、施展拳脚的空间很大。基础之二,溧阳从“四大开发”,到“一村一品、农旅融合”,再到“生态创新、城乡融合”,3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次升华,一张蓝图绘到底,发展方向没折腾。基础之三,溧阳生态秀美、乡风淳朴、人文醇厚,为优质资源和资本进驻乡村创造了条件。基础之四,溧阳有大批“三农”及基层干部、科技人才和农业企业家,尤其是一大批“创二代”陆续接棒,给乡村振兴再添希望。这些,都为溧阳“十四五”乡村振兴发展汇聚了强大推动力。

1.立足“质”字,做强产业发展文章。近年来,我市乡村的外貌形态日新月异,但支撑其“容颜不老”的产业还是偏弱。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村经济,提高乡村自我供养能力。要坚持走好“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支持农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利用自己的土地、房屋进行创业、开展合作,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同时,要找准我市健康、休闲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提前在乡村谋篇布局、腾挪空间,为优质项目和资本进驻乡村、布局乡村做好准备。

2.立足“美”字,做优生态宜居文章。要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xs/9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