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常州,溧阳民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有吃乌饭的传统习俗。每当仲春时节,溧阳农家都会采摘乌饭草,用山泉水洗干净,然后用石臼捣烂,加温水细细搓揉,将叶渣滤去,放入雪白的糯米,从夜晚浸渍到天亮,雪白的糯米变成乌黑油亮的糯米,然后入锅蒸煮成为乌米饭,俗称乌饭。乌饭香甜软糯,清香久远,回味无穷。既有食补功效,又有文化意义。农历四月初八,是溧阳人的“乌饭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乌米饭,晚饭时分,大街小巷飘逸浓郁的清香,家家户户桌上摆放了一碗碗乌黑晶莹透亮的糯米饭,全家人围坐桌子品尝乌饭,喜气洋洋。
乌米饭在佛教中被称为“阿弥饭”,在道教中被称为“青精饭”,《本草纲目》记载,乌米饭“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相传乾隆皇帝南浔到苏州木渎游山玩水时,对两种美食赞不绝口,赞曰“二乌宝”,其中一“乌”就是指乌米饭。《本草纲目》记载乌饭有黑发驻颜之功效。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为乌饭作诗赋文,诗圣杜甫诗云:“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晚唐名诗人陆龟蒙诗云:“乌饭新炊茸榷香,道有斋日以为常。”。如今乌饭依旧遍布,杭州老店,春夏用乌饭加松仁制方糕,前排见客;长江渔家行船时,常吃蒸乌饭配南瓜;福建弄巷里的老妇,仍会包一手乌饭菅叶粽;最简单是溧阳天目湖边,新煮的一盆乌饭,加整碗白糖拌匀趁热吃,真正是一口青山绿水、草木芬芳。
每到四月前后,乌饭树(学名南烛)吐露新芽,溧阳人便开始惦记吃一口清香的乌米饭。制作乌米饭要用乌饭树叶浸泡糯米。浸泡前要先将树叶洗净晾干放入石臼中捣碎,将其汁加水来浸泡糯米。乌饭树大都隐于山中,依傍灌木生在石壁旁,平常大路边没有,也从未见谁种植过。每到春夏万物生,就有人背竹篓,穿小径、攀崎岖,寻小树。这种树在山林里很出众,大家都是一脸新绿,它却已顶着红叶,泛红是因为叶汁特殊。自家吃,只取嫩头,不用镰刀,只拿手轻轻一捋,连茎摘下。采满半斤乌树叶,就可以回家了。这个时节的乌饭叶最好,细嫩又新鲜,树叶的汁水最为纯正,等到下个月就老了,汁水涩味会重些。
采摘回来的乌饭树叶乌米饭溧阳家家户户都会做,要说到乌米饭的好坏,无非是使用糯米的不同,和浸泡时间的长短不一而已,所以每家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全看个人口味不同。春天这时节,新鲜乌米已经上市,菜市场里一盆盆已经浸泡好、色泽青黑的乌米已经摆出。溧阳人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把乌饭蒸熟,撒上白糖就可以吃了。小时候,糯米的食物并不常吃。唯独这乌米饭盛起来,米粒乌黑发亮,清香扑鼻,再撒上一些白砂糖,糖粒在热气中慢慢融化,吃在口中,香甜润泽。
乌米饭4袋溧阳特产江浙沪皖包邮糯米加南烛叶黑米饭淘宝¥36购买食物,很多时候都带着回忆的温度和亲情的痕迹,而在传统习俗中出现的食物,更是藏着特殊的祝福与怀念。每当节日来临,每次食物进入口中,总能想起那些曾经的人和事。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总有一种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系统,深深地锁定了你我记忆深处的牵绊。而乌饭也许就是溧阳人难以忘怀的滋味。小伙伴们,江苏溧阳特色乌米饭,香甜软糯,香气四溢,令人回味无穷,你吃过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hj/1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