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江苏首个“茶光互补”源荷储光协同自治台区竣工典礼在常州溧阳市戴埠镇金山茶场举行,该工程的顺利投运标志着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再添新举措。
江苏溧阳产茶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全市茶叶种植面积7.2万亩,拥有各类茶叶生产企业余家,年茶叶总产值约15亿元,而在这其中尤以戴埠镇南山片区的茶企最为集中。
“我们茶场每年的采摘制茶都集中在清明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现在茶叶制作都是全套电气化机械生产,杀青、搓茶、炒茶、烘干等工序都离不开电。刚采摘下来的茶叶,通过全电气化生产线的快速加工处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住新茶的鲜香。”金山茶场负责人蒋兆明介绍道,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对于茶叶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但茶场所在台区用电负荷不均匀的特征明显,一味简单的增容确实可以解决茶企用电高峰时的负荷需求,但当茶企结束生产后,该台变压器就基本处于轻载或者空载的状态,对供电企业来说是极大的设备资源浪费。
今年以来,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运用“配网一张图”系统,精准定位急需改造的配电台区,并联合中国电科院、东南大学针对茶场负荷不均匀特性开展现场实地调研,建设全省首个“茶光互补”源荷储光协同自治台区,将台区自动控制系统、可调节电力电子变压器、标准化移动储能舱、台区间互联互济、茶光互补系统的技术成果应用到茶场用电情况较为典型的戴埠镇金山里10号变台区上。
在自治台区中,应用了可调节混合智能变压器,该变压器通过添加电力电子器件可实现无功自动调节,电能质量自动治理的同时,还可以与普通综合变开展低压侧单向联络,根据负荷变化向联络台区柔性动态增容。台区配置50千瓦标准化移动储能舱,具备并/离网双模式运行及无缝切换功能,能够实现电网故障停电下的毫秒级切换和电网失电情况下的负荷“零闪动”,进一步提升了台区的供电可靠性。台区的光伏板建设在翠绿的茶田中,这既可以减少茶树的暴晒和冻伤,又可以自发电能产生经济效益,是积极践行国家“双碳”目标、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有益探索。
“自治台区不仅拥有上述高科技的设备装置,更有着管控这些设备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针对台区特性,设置多种控制策略,使得源、荷、储灵活互动,实现负荷均衡分配、柔性动态增容、分布式光伏全额消纳等功能。这样一方面解决茶场台区在制茶期间可能出现的紧急过载和短时重载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台区柔性互联,解决了非制茶期配变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发建部副主任李家斌说道。“茶光互补”源荷储光协同自治台区建成以后,预计每年光伏板可产生电量1万度左右用于茶企日常生产,配合移动式标准储能舱,即便在台区停电后也可保障供电不间断,极大地提升了台区用电的可靠性。
花颂杰王文华彭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hj/1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