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重大项目
《数学实验: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
第四次项目研究推进
暨钟楼先行示范区展示活动
4月29日上午,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重大项目《数学实验: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第四次项目研究推进暨钟楼先行示范区展示活动(小学分会场)在实小教育集团平冈校区继续举行,来自省内的6位数学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01
教材中的数学实验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杜文俊老师执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启了两次数学实验,学生在活动中从“满摆”到“简摆”,再到“想摆”,操作有层次,思维有递进,帮助学生较好地获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02
教材中的数学实验
连云港市墟沟小学陈瑶老师执教了《按不同标准分类统计》,通过创设童话情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
数学
实验
03
实验手册中的数学实验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蒋璐老师执教了《连续奇数求和的规律》,通过让学生经历摆一摆、写一写、想一想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连续奇数求和的规律,总结探索的方法,进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偶数求和的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学实验
04
指向量感培养的“长程式”数学实验
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刘妍慧老师执教了《千克知多少》,尝试用“长程式”数学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千克”的体验之旅,走出教室和教材的界限,在不同的场所展开丰富的活动,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更加生动,思维更有深度。
05
指向量感培养的数学实验
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小学刘付珍老师执教了《认识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容器了解容量的含义,激发统一单位的需求,充分体验1升的大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容器里的1升、生活中的1升、量杯中的1升,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生活问题,初步形成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06
指向数据意识的数学实验
溧阳市平桥小学芮金芳老师执教了《可能性》,引导学生通过摸球游戏,经历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的统计过程,估计和推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逐步感悟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感受可能性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
专家点评
课后,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包静娟老师和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杭瑛老师从数学实验做中学的视角对六节课作了精彩点评,设计“大问题”驱动内需,经历“做数学”丰盈体验,延展了知识的长度,扩容了方法的宽度,拓宽了思维的厚度,加深了情感的温度。
最后,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郭庆松老师对前瞻性项目下一步的研究、推广进行了高位引领。他指出,各示范区和实验校要聚焦数学实验的系统性建构以及日常教学的推进,从环境建设、组织保障、研究队伍、工具应用等角度展开深入地研究,并提出做好前瞻性实验项目的本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科学育人的根本要求。
-END-
拍摄:陆晓旦
编辑:丁丽
审核:杨娟玉张祖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hj/1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