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风吹遍大地,江苏的稻子自南向北,陆续黄了。当下,江苏的广袤乡村正上演着秋收大戏,也上演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10月28日,高质量发展看江苏——全国新闻广播增强“四力”江苏行采访团来到了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探寻江南乡村的“振兴故事”。
庆丰村
金色稻田写满丰收喜悦
常州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被誉为“苏南第一方”。笔直的“1号公路”穿过村庄,延伸至远方。道路西侧,是多亩的稻浪,随着秋风轻摆。与稻浪一起摆动的,还有沿路成排的向日葵花海、格桑花花海,它们共同组成了庆丰村最美的田园景观。
十几天前,中国溧阳首届稻田音乐节在这块土地上举行,啤酒音乐节、割稻比赛、锡剧表演等节目轮番登场,唱响了农村的大丰收,吸引了上万名游客享受田园之乐。
据了解,庆丰村稻米质量非常好,远近闻名,主要品种是“南粳46”和“南粳”,其中,“南粳46”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为了更好地销售稻米,帮助村民致富,年,庆丰村推出了“稻田认养”模式。城市里的人只要花上元钱就可以认养一亩稻田,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看到田里的耕作情况。等到稻子收割,认养人就可以获得斤的大米。
庆丰村党总支书记洪骥向采访团介绍,去年,参与“稻田认养”的主要是一些帮扶企业、本地乡贤,在外地的优秀人士,目的是助力乡村发展。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稻田认养,效果非常好。
如今,庆丰村的稻子已经成熟。不远处,联合收割机来回驰骋,收获秋天的硕果。洪骥说,稻子收割完毕,他们就会撒上五彩的油菜花籽,等到明年4月,油菜花开满村的时候,又是另一番壮观的景象。
村庄改造
留住文化和乡愁
1号公路的东侧,是庆丰村的风雨长廊,以及游客中心、艺术空间和民居。村庄里,各种造型的青蛙,各类农用机车等元素点缀其间,充满了浓浓的田园乐趣。不过,曾经的庆丰村并非如此。年之前,庆丰村尚未改造,村庄环境脏乱,村民以农为生,日子紧紧巴巴。
年,溧阳市南渡镇党委政府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讨论,提出以“金色庆丰、艺术田野”为愿景,倾力打造“苏南第一方,庆丰稻花香”农旅项目,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当地交通部门的努力下,庆丰村首先完成杨家路沥青面层摊铺,并画上彩虹线,正式并入溧阳“1号公路”路网。同时,稻田间改建了迷你1号公路2条,生态路4条,木栈道1条。
与此同时,村庄也发生变化。洪骥介绍,村干部全力协作,积极动员村民,盘活村里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为咖啡馆、餐饮店等,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举。而完成这些工作仅仅用了28天。
如今的庆丰村,有“面面俱稻”面馆、庆丰馒头店,还有三月春米酒工坊、读田书斋、炒米高咖啡等一批稻米延伸产品美食店。不仅如此,庆丰村还把老房子打造成美术馆,已成功引进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在此设立写生基地、创作工作室。而这些,都成为了庆丰村的艺术文化符号。
风雨长廊
写满幸福生活
庆丰村变了,村民的生活也变了。
秋风起,高高挂起的风铃发出清脆的音响。长廊下,44岁的残疾人陆伟华摆了一个小摊点,售卖水、玩具等,而他也是风雨长廊唯一的一名小摊贩。
陆伟华向采访团介绍,以前,他是在村子里开小店,勉强度日。但是,庆丰村发展乡村旅游后,游客越来越多,他在村干部的授意下,摆起了小摊点。今年上半年,他已经赚了4万块钱,这样的生活非常满意!
如今,庆丰村是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接待游客达到40万人次。这里既有村民的幸福生活,也有城里人的“诗和远方”,实现了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庆丰村党总支书记洪骥告诉采访团,庆丰村域面积6.1平方公里,辖20个自然村,户籍人口人。借助农业+旅游的发展,目前,庆丰村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2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万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内容来源南渡蓝图
溧阳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溧阳市商务局
溧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溧阳市投资促进局
??运维/利众科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