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溧阳市汤桥彭家圩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干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经过改造后的村口公园里,游步道铺上了木板,沿河护栏旧貌展新颜。据了解,自年11月以来,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对彭家圩、大塘、桑园里、铜塘、水西、杨桥6个自然村进行改造。日前,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果:铜塘村、彭家圩村已顺利通过验收,其余4个村的建设也即将竣工。
汤桥村党总支副书记丁海牛表示,彭家圩村土地资源主要以农田、鱼塘和集体建设用地为主,本次建设在景观提升方面着重打造乡村公共休闲区、乡村核心景观区、乡村滨水休闲区三个功能分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让彭家圩村环境得到很大提升,村里设施也变得更好了。
“目前,村里产业以农业种植和家禽、水产养殖为主,还计划进一步丰富和升级产业形态,发展民宿、渔家乐等,带动吸引‘溧阳1号公路’客流,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丁海牛说道。
而在距离彭家圩两公里处的吐祥铜塘村,村前池水清澈、莲叶飘香、水车转动,“村里的臭水沟、杂草堆、破房子都没有了,房前屋后都干净了。我们都很支持村里改造。”村民李大叔告诉记者,为了扮靓铜塘村,村民们全力支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仅主动配合拆除违建,更集智集力,自发开展环境整治,从而保证了改造升级的顺利推进。
“在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中,我们坚持以现状为基础,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保留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据铜塘村委主任助理汤建军介绍,自从大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来,铜塘村大力实施水源净化、违章拆除和微田间改造,昔日人们印象中“脏乱差”的铜塘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
自溧阳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现代农业产业园因地制宜落实推进,前期现场踏勘了解村民需求,充分挖掘现有用地潜力;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与村民沟通,寻求最优的改造方案落地途径,特别注重对基本农田、水体、林地等特殊区域的保护,留住乡村本味,传承乡村特征;在施工完成后继续收集梳理村民意见和建议,为全面乡村振兴积累经验。
“我们将继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常态化巩固建设成果,不断提高乡村建设水平,并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做到既有产业支撑,又有颜值提升,全面擦亮乡村振兴的底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副总指挥朱峰说道。通讯员刘喆扬子晚报/紫牛记者毕俊星
校对徐珩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yangshizx.com/lysgr/10811.html